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全球热讯:皇帝宴请太后,一枚烟花弹直钻太后座下,太后决定:不再垂帘听政

时间:2022-11-23 18:45:5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你可能想不到,这首词竟出于一位皇后之手,这位皇后不仅姿色冠绝一时,还是当时的女书法家,并且还曾经在政坛上呼风唤雨、垂帘听政。她就是南宋宁宗的皇后杨桂枝。

杨桂枝是一位美才女,但身世却非常凄苦,惨到什么程度?她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她从小就在养母张夫人抚养下长大,而这位养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呢?乐女!也就是一位文艺工作者,地位吗,在那个年代就不用说了。这位张夫人曾经在宫廷当中唱过戏,深得宋高宗的皇后吴氏的欢心。后来张夫人年长出宫,吴太后非常想念,便把张夫人的养女召入宫中。就这样,这个年仅十岁的女娃被召入宫中,由于她自己都不知道姓什么,后宫人们都称其为"则剧孩儿"。

老是没有姓氏也不行啊,称呼起来多不方便啊?当时恰好有个功臣之后叫做杨次山,担任宫中武德郎一职,长得仪状瑰伟,能文能武,于是可怜的"则剧孩儿"就拜他为兄,也跟着他姓杨,起名杨桂枝。杨桂枝漂亮、聪明,且乐于学习,"善通经史,能小王书","举动无不当后意",因此深得吴太后喜爱,就把她一直留在身边,这一留就是20多年。后来宋宁宗登基,来看望已经是太皇太后的吴氏,就与杨桂枝对上了眼,被皇帝收纳,并于1191年进封为贵妃。


(资料图片)

杨桂枝虽然出身微贱,但却工于心计,她干的最惊天动地的一件事,就是杀掉权臣韩侂胄。起因是宋宁宗韩皇后去世,韩侂胄力主立柔顺的曹美人而不立她。虽然杨桂枝如愿当上皇后,却一直对此耿耿于怀。韩侂胄北伐失败后,她与杨次山和史弥远秘密勾结,借口圣上有密旨宣听,将韩侂胄槌杀,并将其头颅送往金国,其手段与心计可见一斑。从此以后,杨皇后与史弥远完全掌握了朝廷大权。

虽然美貌无双,但可惜的是杨皇后膝下没有一男半女,宋宁宗的八个儿子也全部早殇。1221年,宋宁宗立宗室之子赵贵和为皇子,赐名赵竑。但赵竑对史弥远专权大为不满,史弥远非常恐惧,于是暗中找来赵匡胤的十世孙赵昀,欲取代赵竑。

1224年闰八月,宁宗驾崩,史弥远欲拥立赵昀,但这要取决于杨皇后的态度,历史又一次把杨皇后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史弥远请国舅杨次山之子杨谷、杨石把自己的打算告知杨皇后,杨皇后决定杀一杀史弥远的威风,便道:"皇子是先帝所立,怎么能擅自变更?"史弥远听后急不可耐,但又别无他法,只能一遍遍让杨谷、杨石去劝说杨皇后,一夜之间七次往返内宫。直到磨掉了史弥远等人的锐气,杨皇后才点头同意。赵昀继位,就是宋理宗,为表示对杨皇后的尊敬和皇位的正当性,由杨皇后垂帘听政。

此时,南宋政治舞台上就出现了皇权、后权和相权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杨太后垂帘听政的地位却并不牢固。宋代虽有垂帘的先例,但多是皇帝年幼、不能视事的情况下由皇太后代行天子之职。但理宗即位时已经20岁,并非幼主,在这种情况下,杨太后垂帘就违背了"后妃不得干政"的祖宗家法,自然会引起朝野上下的种种议论。

另一方面,史弥远此时羽翼已成,权倾朝野,党羽遍布朝野,如果与其产生冲突,势必两败俱伤。并且理宗已经成年,对杨太后的垂帘也不会没有意见。对此,已经60多岁的杨太后心知肚明,于是她只是象征性地听政,并没有任何专横跋扈、把持朝政的行为,甚至产生了明哲保身,干脆撤帘的想法。

此时,一件意外让杨太后下定了撤帘的决心。宝庆元年上元节(元宵节),理宗恭请杨太后饮宴,并共同欣赏表演。正观看间,一枚烟花突然径直钻到了杨太后椅子底下,把老太后着实吓了一大跳,惊怒之下,太后拂衣而去。这可是重大的安全事故,理宗随即聚集百官谢罪,并要处罚安排宴会的内侍。但受惊之后的杨太后却没有把它看成安全事故,史载她"意颇疑怒",怀疑这是理宗要自己撤帘而故意安排的警示。早有撤帘之意的杨太后决定顺水推舟,她并没有处罚内侍,反而说道:"难道他特地来惊我?想来也是不小心,赦免了他吧。"母子俩人"和好如初",一团和气。

不久,杨石向杨太后陈说厉害,建议其撤帘。杨太后顺水推舟,于1225年(宝庆元年)四月七日,手书"多病,自今免垂帘听政",主动还政理宗,此时距她开始垂帘听政仅过了七个月。理宗两次请求杨太后继续垂帘,杨太后都不答应。

皇太后的高风亮节引来了理宗的回报,理宗对太后礼遇有加,加太后尊号为寿明仁福慈睿。太后生了病,还诏令祈祷祭祀天地,大赦天下。"杨太后在理宗的敬爱中平静地度过了8年时光,在宫中安享晚年。从不知姓氏的舞女到地位显赫的太后,杨桂枝凭借她的聪明才智与机敏,写下了一段历史传奇。

关键词: 垂帘听政 顺水推舟 安全事故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