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环球快报:东晋风流宰相,死于功高盖主

时间:2022-10-06 18:50:3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预感自己时日无多的枭雄桓温,决定要干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

此前,曾经率领东晋军队灭亡成汉、三度北伐的桓温,却在枋头之战中惨遭前燕大将慕容垂痛击,本来希望借助北伐立威的桓温为此闷闷不乐,后来,他对手下说:


(相关资料图)

如果不能流芳百世,那么就宁可遗臭万年。

这个惊世骇俗的想法不久付诸行动,于是,枋头之战失败两年后,东晋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温带兵入朝,强行废掉了晋废帝(海西公)司马奕(342-386年),改而另立司马昱,是为简文帝(320-372年)。

处处受到桓温牵制的简文帝,在位仅仅八个月就忧愤而亡,临终前他给桓温留下诏书说:桓公如果觉得本朝气数已尽,那么朕逊位让贤就是。

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桓温,总觉得像曹丕、司马炎一样篡夺帝位,应该"走走程序",显示一下野心家们的"魏晋风度",但简文帝司马昱的一番话,却让他汗流浃背,以致于放慢了篡位的步伐。

简文帝死后,年仅11岁的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东晋孝武帝(362-396年),几个月后,宁康元年(373年)二月,桓温再次带兵进入京城建康(南京)。

东晋满朝惶恐,因为当时建康城中流言四起,说桓温已经准备血洗朝中大臣、进行改朝换代。

于是,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前往迎接桓温,当时,桓温故意布列军阵接见各位朝臣,作为东晋朝中一等士族、太原王氏的代表,执政的王坦之被吓得浑身湿透,甚至连上书言事的手板都拿反了。

来自陈郡谢氏、向来被视为次等士族的谢安,却从容就坐,然后环顾桓温故意布下的军阵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必连在墙壁后面都要埋伏士兵?"

一看到简文帝流眼泪,就惊慌失措的桓温,也同样被谢安问得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只好苦笑说:"我也是迫不得已!"

于是,桓温命令手下撤去另外埋伏的士兵,与谢安开怀畅饮,如此几天后,带着大军进京的桓温竟然碍不下脸面,自己带着大军撤回了驻地姑孰(今安徽当涂)。

但时间不等人,已经62岁的桓温(313-373年)逐渐病入膏肓,临死前,他仍然想着像曹丕和司马炎一样先来个"授九锡",然后再行篡位加冕。

桓温多次派人催促,但执政的谢安和王坦之却故意推延,谢安则干脆以负责撰文的吏部侍郎袁宏文笔不好、需要多次修改为由进行推脱阻挡,野心有余、魄力不足的桓温实在等不及了,竟然在最后一次退出建康城后的五个月(373年七月),病逝于姑孰军中。

枭雄桓温,竟然活生生被耗死了。

▲剧照:桓温也是个枭雄人物(312-373年)。

1

说起来,耗死桓温的谢安,原本与桓温家族颇有渊源。

谢安四岁时,当时桓温的父亲桓彝就曾经赞叹说,"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东海,指的是西晋时期的东海太守王承,史称"渡江名臣王导、卫玠、周顗、庾亮之徒皆出其下,为中兴第一。"

四岁就被称为神童的谢安,出自陈郡谢氏,当时在以门第论高低的魏晋时代,陈郡谢氏,只是一个低等士族而已。

在三国曹操时代,谢安的曾祖父、陈郡谢氏的始祖谢缵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典农中郎将 ",谢安的祖父谢衡,则是一位西晋的大儒;到了谢安的父亲谢裒时期,谢裒与自己的哥哥谢鲲一度都是琅琊王氏权臣王敦的幕府门客。

所以,即使后来谢安的父亲谢裒晋升至吏部尚书、太常卿等高级官职,但当谢裒想向作为蜀汉名相的诸葛亮族亲、在东吴和曹魏西晋都家族显赫的诸葛恢,为双方子女求婚联姻时,诸葛恢直接拒绝说,陈郡谢氏是个什么东西,"不能复与谢裒儿婚。"

还有一次,陈郡谢氏家族与其他士族一起聚会宴饮,谢安的弟弟谢万喝多了想尿尿,就当众寻找尿壶,对此士族阮裕竟然公开鄙视说:

"新出门户,笃而无礼。"

一个属于士族和魏晋风流的时代已逝,属于寒门和新生势力的南北朝时代,开始了。

参考文献:

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岳麓书社2009年版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易中天:《魏晋风度》,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陈书良:《六朝人物》,天地出版社2018年版

方志远:《国史通鉴:两晋南北朝卷》,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在魏晋时人看来,门第高低,才是一个人出身的根本,所以,后来敢于抗拒权臣桓温的谢安,年轻时还只是一个世家大族的小马仔、小跟班而已。

▲谢安(320-385年)。

在东晋人看来,跟随晋元帝司马睿过江,协助建立东晋王朝、号称"王与马共天下"的琅琊王氏,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第一士族,东晋建国之初,琅琊王氏的王导实际把持了行政权,而王导的堂哥王敦则把持了军权,王敦在后来甚至发动叛乱、率兵攻入建康(南京),以致晋元帝司马睿最终忧愤而亡。

琅琊王氏在王敦之乱后有所衰落,随后,作为晋明帝司马绍的国舅,颍川庾氏的庾亮家族开始崛起,但由于庾亮逼反苏峻导致苏峻之乱,加上北伐失败,颍川庾氏的势力被迫退出东晋中央,随后,庾亮、庾翼兄弟先后坐镇荆州11年,成为雄霸一方、掌握军权的门阀士族。

庾亮、庾翼兄弟病逝后,作为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来自谯国桓氏的桓温又取而代之出镇荆州,在荆州期间,桓温西伐四川消灭了成汉政权,又兼并了高平郗氏的军队,三次率兵北伐,一度进攻到长安和洛阳边缘,取得了辉煌的军事战绩,但在第三次北伐经历枋头之战的惨败后,桓温功业受挫,改而加紧篡位,但在陈郡谢氏、琅琊王氏等士族的联手抵制下,桓温最终未能得逞。

而从317年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到373年权臣桓温病死军中,短短56年间,东晋政权先后被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等世家大族把持控制,以致司马家族的皇权经常处于号令不施的尴尬境地。

而在士族内部,门第也分为高等士族和低等士族,因此,来自陈郡谢氏、家族成员被高等士族拒婚、甚至被斥落为"新出门户"的谢安明白,即使神童盖世,他也只是一个次等士族的家族成员,如此而已。

所以,谢安需要往上走。

2

于是,就在公开抗拒桓温的20年前,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谢安跟随着出身琅琊王氏的王羲之,来到了浙江会稽山上,参加兰亭雅集。

因为王羲之的一篇《兰亭序》,东晋永和九年,注定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年份,在这场暮春时节的盛会中,来自东晋第一名门士族琅琊王氏的王羲之,与同游的一帮士族亲友们一起开怀畅饮,后来,在《兰亭序》中王羲之写道: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文中的所谓"品类",指的其实就是与会的各位士族代表,只是这些"品类"之中,在王羲之看来,包括来自陈郡谢氏的谢安在内,当然都是他琅琊王氏的跟班罢了。

谢安有自知之明,但他也有胆。

有一次,谢安与孙绰、王羲之等人乘船出海,风浪越来越大,大家都想要返航靠岸,但谢安却神情自若"貌闲意悦",船夫也有意思,一直摇船前进,风浪愈发汹涌,小船颠簸不止,同行的王羲之等人被吓得面目惨白,"皆喧动不坐",一直到这时,谢安才不紧不慢地说,既然大家害怕,那就回去吧?

于是众人高叫说:回去!回去!

此次海上遇险,事后众人都说谢安"足以镇安朝野",以致于后来王羲之跟士族刘尹说,"故当共推安石(谢安的字)",刘尹也说,谢安隐居会稽东山,"若安石东山志立,当与天下共推之。"

▲兰亭雅集,本质上是琅琊王氏和其他士族的秀场。

作为一名低等士族的青年代表,谢安明白,他参与王羲之的聚会party结交显贵,出海遇险悠游从容,甚至经常带着妓女在他隐居的会稽东山赋诗作文,这既是一种政治手段,也是一种所谓彰显名士风流、博求名誉、待价而沽的手段。

有一次,谢安邀请友人前往临安山中,他坐在一间石头房子里,面对深谷、闭目遐想,然后叹息说:

"如此境界,与伯夷相差又有多远呢?"

伯夷,指的是商朝末年隐居首阳山的孤竹国君之子。

当时,谢安患有鼻炎,说话吟诗的声音都不够清亮,但时人却美其名曰称为"洛生咏",意思是谢安的声音,代表着西晋首都洛阳的正统读音,因此时人竟然以捏着鼻子学习谢安读书吟诗为时髦。

关键词: 陈郡谢氏 枋头之战 颍川庾氏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