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环球今热点:临死前,刘备看出魏延马谡靠不住,暗中留2人,分别防御东吴曹魏

时间:2023-06-30 09:59:3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换言之,刘备在临死前,他是看出魏延和马谡是靠不住的!怎么办呢?肯定首先要确保中枢领导诸葛亮没有异义,刘备决定把大事交给诸葛亮之后,其实他还是不放心。为了让诸葛亮死心,同时也让自己完全放心,刘备放出了绝招儿。到底是什么样的绝招呢?

白帝城托孤,可以说是国人必读的经典,这个典故也是经久不息的话题。早年,白帝城托孤的典故还出现在小学教科书之中。如今回想起语文老师当年讲的内容,亦是清晰明了,只不过不明白其中之含义罢了!如今再品,却已是局中之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看过,白帝城托孤的朋友都知道,当中的主角儿,一个是刘备,一个便是诸葛亮,次者再是赵云。

说白了,白帝城托孤就是刘备对自己死后,蜀汉的发展方向做的一个规划。一生极会用人、识人的刘备,他绝对会为自己死后,蜀汉如何发展,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他都要为子孙料想一番。

以下内容来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

先主传旨,请孔 明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 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可以看出啊,刘备这条老狐狸首先是把诸葛亮叫到了离自己最近的龙床身边。然后,开始把他的手,抚在诸葛亮的背后。再者是一番诉说,道他生平之憾事,说他之不足。最后,希望孔明再帮他一把,把蜀汉的基业继续传续下去…

因为,在这个时候,蜀汉其实已经是一片荒凉,人才凋零,五虎大将独剩赵云。刘备他再也输不起了,蜀汉的基业再也无法遭受打击了。诸葛亮听罢,亲口答应刘备,说OK。

说到人才,其实刘备在弥留之际是发现了马谡不能用的。除马谡之外,还有一个人也靠不住,他就是魏延。对于魏延来说,刘备当年用他守汉中完全是想想实现魏延的最大利用价值。试想,此次东征魏延没有任何表示,不出谋也不出力。而且,他的脾气和关羽有几分相似,当年魏延狂道:"曹操率领10万人马来,我给你吴掉他!",像这样的等话,刘备只当是一句酒鬼话,面对曹操敢如此说话的人,恐怕诸葛亮都还不敢!因而,在这个时候,刘备其实已经对魏延放心不下了。

一起来看三国演义的记载:

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 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 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 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 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从演义的记载之中虽然有些夸张,但基本事实还是准确的。刘备先是抚背、再者是执孔明之手。程序不一样,当执其手时已经充分肯定了诸葛亮是他自己的人。然后再道,你的才能足可以荡平天下。刘禅实在不行,你就自己上吧,也不枉我们认识一场。然后,诸葛亮的表现呢?和刘备当年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扔筷子的情形大概差不多,诸葛亮手中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放了。当着刘备的面,发誓,这辈子定当,尽忠职守,不做越权背主之事。而后,对刘备叩头。

这个子刘备的心终于可以放进肚子里面了。

刘备与诸葛亮相交10多年,对孔明已经是看透了。但是,为了蜀汉的基业着想,刘备在临死之前,仍然留下了两员大将。此二人,日后防御着东吴与曹魏。

他们一人乃是白毦兵(蜀汉特种部队),主将陈到。在刘备死后,一直在江州附近驻守。直到公元263年,蜀后主刘禅灭国之后,这支部队都尚未离开,江东兵马趁机来袭取土地,结果打了半年也没有讨到任何便宜。

其次,第二人乃是王平。王平这个人,老实、厚道,有潜力。在汉中之战过后,王平便被刘备所用。后来,在魏延死后,王平替代魏延的位置,在职期间保境安民,击退曹爽的进攻,让曹魏兵马寸步难进。

倘若,在蜀汉后期,要是多几个像王平、陈到这样的将领。估计姜维也不会那么被动,至少不会被黄皓所牵制。

只可惜,刘备一世英雄,阅人无数,最终却栽在了无能的竖子刘禅之手。作为一个父亲,刘备是不合格的。作为一个主公,刘备却是优秀的。你对刘备怎么看呢?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