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三国猛将太史慈,武力值不输赵子龙,智救孔融,为何不出名?

时间:2023-05-22 15:00:2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三国是历史上名将辈出的一个时期,说起东吴猛将,人们会想到五虎上将,还有百骑截营的甘宁等,其中还有一位叫太史慈,是《全唐诗》中孙元晏所写的"圣德招贤远近知,曹公心计却成欺"的主人公。 太史慈的真实事迹在史书记载中并不详尽,那么为什么他会被称为是"东吴第一猛将"呢?其实,太史慈是个战功卓著、英勇无畏、仁厚孝顺、能文能武的一名不可多得的将才。 足智多谋,开始崭露头角 太史慈是东莱郡黄县人,身长七尺七寸,长相十分英俊貌美,善骑射,是个真正的神射手。他的武力值"堪比赵子龙",并且不低于甘宁等人的,但他并不只是武力值高。 太史慈从小便好学,二十一岁的时候被本郡郡守选为使者。那个时候,太史慈在东莱县担任奏曹吏,恰逢本郡与本州之间出现了嫌隙,而有司处判定他们两人谁对谁错的标准,是将奏章送到有司处的先后顺序。 郡守怕落后对自己不利,便挑选了太史慈前去洛阳送上奏章。 太史慈在洛阳公车门前遇到了给本州送奏章的州吏。于是便使计毁坏了州吏的奏章,并且还将他劝逃,完美的完成了使命。 因为这件事,太史慈开始崭露头角,他的智谋也被世人看到,并称赞其足智多谋、胆大过人。 不过太史慈这次完成了任务,却也得罪了州牧的记恨,于是他只能远离家乡,到辽东躲避祸端。知恩图报,智救孔融 太史慈从家乡逃走之后,北海孔融知道了这件事,便有心结交这个足智多谋的优秀人才,于是在他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多次派人到他家里探望他的母亲,并且送了他母亲很多日常生活要用的东西。 等太史慈从辽东回到北海看望母亲的时候,正碰巧孔融被管亥所困,母亲就对他说,在他不在的日子,都是孔融在照顾自己,这个恩情一定要报。 太史慈是出了名的孝子,所以听了母亲的话, 二话没说就前去营救被困的孔融。 当时都昌被贼兵层层围住,太史慈找到包围圈的突破口,独自一人闯了进去。 太史慈提议在包围圈还没有完全闭合严密的时候,由他带兵突围出去,但是孔融执意要等待援军,直到包围圈一天比一天严密,这才想到向刘备求助。于是太史慈自荐带信出城,并对孔融说:"你厚待过我的母亲,很是感激,所以才让我来救你。情况紧急,请相信我的能力。" 然后便一人带着三五骑兵准备突围。面对贼人的包围,太史慈并没有硬拼,而是先在城外练箭,打消贼人的戒备,然后趁着他们放松警惕,轻松出城。 并成功说服了刘备,带领三千兵马解了孔融被围之困。 经过这次智救孔融之后,太史慈名声大噪,他的忠孝仁义和智勇双全在当时三足鼎立的天下,一下子让很多将领都开始对他产生了拉拢之心,就连曹操都给他送信,信封中夹着一味"当归",表足了自己的诚意。诚信守诺,得遇明主 之后太史慈听闻自己的老乡刘繇在江南任职扬州牧,在天下纷乱之时,太史慈希望可以找到一个更好的发展之地,便去往江南。 正赶上东江孙策在攻打刘繇,于是太史慈帮助刘繇对抗孙策。在太史慈单骑外出侦查时,正碰到孙策和手下的几个人,于是两人起了冲突。 太史慈提出要一对一,身为"江东小霸王"的孙策自带傲气,便应了下来,两人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打斗之后打成平手,而孙策的武艺超群是众人皆知的,由此可见,太史慈的武力值也是非同一般。 孙策继续进讨刘繇,终于俘获太史慈后,两人英雄惜英雄,太史慈开始为孙策效力,在刘繇病死后,太史慈还提出帮助孙策收拢残兵散卒。太史慈与孙策约定六十天必定会带着这些残兵散卒回来,孙策手下的人没有相信太史慈还会回来的,只有孙策相信太史慈,说他是个忠义守信之人,一定会回来的。 果然在第五十九天的时候,太史慈带着众军士如期而归。 从此之后,孙策对太史慈更加重用,人们对于太史慈重信守义的道德也是更加的敬佩。 效忠孙策后,太史慈曾与孙策一同讨伐麻保贼,有一个贼人在城楼上揽着城上良木,凭借着高楼的防御大骂孙策,太史慈听后勃然大怒,弯弓搭箭,一箭穿透了那人的手,并将他钉在了梁上。 这也是成语"贯手著棼"的由来。能文能武,重情重义 太史慈之所以能够被称为东吴第一猛将,就是因为他的重情重义,忠义守信,还有就是文能提笔定乾坤,武能上马安天下的本事。 在三国时期众多猛将中,太史慈依然能够脱颖而出,武力值甚至可以排到三国名将的前五名,仅次于吕布、典韦、许褚等人,是个名副其实的猛将。 不过太史慈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尤其是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期,并没有吕布、赵云、黄忠、关羽等人有名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英年早逝。 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孙权本来是任命太史慈为先锋,但在赤壁之战之前,孙权派太史慈牵制刘表的侄儿刘磐,在一场无名之战中被刘磐的弓箭手射中,最终伤重不治,死在营中。所谓的"时势造英雄",那些有名气的英雄将领,几乎都经历过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著名战役,从而出名,为后人所敬。 而太史慈之所以没能留下与吕布、关羽一样的名气,最重要的就是没有参加过一场著名的战役。 但是历史不会被抹去,太史慈还没有来得及在大战中展现自己的才华,留下一句"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便病逝了。 不过,尽管太史慈死的平淡,令人惋惜,但是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身后的荣耀也配得上与他一生相交孙策的亦友亦臣的德行,值得被称为"东吴第一猛将"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