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全球微头条丨日本与唐朝一战后,老实近千年;日本与明朝一战后,安分了数百年

时间:2023-05-16 09:01:09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现在关注不迷路,好文点赞有态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点开本文的你,肯定也跟小编一样好奇,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与众不同的"世界"吧!

日本虽然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但是对外扩张之心一直不死,在日本飞鸟时代,当时日本的天智天皇联合中臣镰足合谋刺杀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的专权;并颁布大化改新诏,推行大化革新,日本国力迅速上涨。

当时与日本隔海相望的是朝鲜半岛的新罗和百济;在公元660年,唐高宗命苏定方率军渡海攻灭百济,在攻灭百济后,唐朝大军振旅而还,留下郎将刘仁愿率数千唐兵留守百济城。

百济王扶余义慈的堂弟扶余福信本来已经降服唐军,待他看到唐军主力回国,萌生贼心,并与一个叫道琛的和尚联手,在周留城聚百济旧民造反。

不久百济"西部皆应",纷纷据城造反,支持扶余丰。众军相聚,反而把唐军刘仁愿的留守军团团包围于百济城。但是在唐朝军队的强势进攻下,百济部节节败退。

但是百济不甘于失败,于是就许以重诺,请日本天智天皇出兵,在当时的百济国看来,大唐是大国,日本也是大国,两国国力应该相差无几;而当时与大唐几乎没有接触的日本,也是这么认为的。

当时在白江口双方的实力对比是唐朝军队一万三千人,战船170余艘;而日本军队四万两千余人,战船过千艘;唐军四战皆捷,水陆连胜。

虽然唐军军船在数量上占绝对劣势,但隋唐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还是非常高超,船壁高而坚,设计精良,日本的兵船与之相较,自然简陋寒酸。当时,倭奴还未从中国偷师学艺,技术方面落后得很,兵将甲胄质量又不好,唐军箭雨之下,倭兵倭将往往被射得透心凉。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刘仁轨自然通晓"火烧赤壁"之事,倭奴当时还不像唐以后那样精通中华典故、兵书,四百多艘破木船蛆一样挤在一起,被唐军连发火箭,顺风投火,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烧死呛死外加弃船跳水淹死,一万多倭奴军全都沉到白江口水底。

日本败北的直接后果,是停止了对朝鲜半岛的扩张,大约在千余年之内,未曾向朝鲜半岛用兵。自此之后一直到明末除了海盗滋扰,日本再无妄动之举。从此派大量遣唐使频繁来华,虔诚地吸收、学习着盛唐的文化等。

但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又不安分了,1588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分封不均的不满并为削弱各个诸侯势力。决定对外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土地。

日本对外扩张也没什么别的选择,唯有朝鲜半岛而已;经过四年的动员,在1592年,丰臣秀吉共调动军队九个军团共20万人渡海至朝鲜作战;日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一个月攻陷朝鲜京城,驱逐朝鲜国王李昖。

明朝集结辽东及三千戚家军约4万人由李如松统领,奔赴朝鲜作战。日军在平壤之战大败后后撤,而明军因兵力也无法进行大规模作战,在碧蹄馆之战后双方开始议和。在1595年,战争第一阶段基本结束。

1597年正月,日军14万大军再侵朝鲜。朝鲜二次求援,明朝初次调集4万兵力赴朝救援,后续不断增兵,最高至7万。日军在丰臣秀吉死后难以为继,遂全部从朝鲜半岛撤退。

但是此举却被后人视为是明朝最大的败笔;不遗余力的保护朝鲜,却被自己埋下了灭国的祸根,后金的崛起也正是这一时期,因为东北精锐都被调去打日本了,耗费物资无数,后金趁势坐大。

虽然此战结束后,日本老实了近300年,但是在这300年间,日本国内不少人不断鼓吹其计划,为将来更大的战争爆发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