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每日简讯:祖父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自己年少勇冠三军,钟敬伯说他跨父轶祖

时间:2023-05-15 14:44:5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他的祖父诸葛亮作为蜀汉第一文臣手无缚鸡之力却能在谈笑中使得敌人灰飞烟灭,他虽没有继承祖父的谋略,但是他却能够在十几岁时就勇冠三军,他祖父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蜀国忠心耿耿,而他也不差,以十七岁年龄为保家卫国与其父亲一同战死沙场。钟敬伯先生也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说他跨父轶祖,可见孔明于地下。可以看出他的忠烈程度。

公元244年,诸葛亮长孙诸葛尚出生。出生后的他没有继承诸葛亮满腹的韬略转而开始习武。由于诸葛亮一生对蜀汉忠心耿耿,后主刘禅甚至于把他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因此,爱屋及乌之下对诸葛亮的子孙自然也是关怀备至。加上其母亲又是蜀汉的公主。因此刘禅对他更是关怀备至。

其父诸葛瞻也因为诸葛亮的原因承袭武乡侯。蜀中百姓由于都十分怀念诸葛亮,在诸葛亮死后就把这种感情寄托在了诸葛瞻和诸葛尚父子身上。因此诸葛尚在官场上面一路顺风顺水,很快便成为镇守一方的将军。而诸葛尚也这样跟在了父亲身边,成为了蜀汉军中的一名将领。


(资料图片)

由于姜维的多次北伐无功,导致蜀汉国力疲惫,诸葛尚的父亲诸葛瞻上表刘禅弹劾姜维,希望蜀汉能够安定下来。随着,司马家稳定魏国后,魏国国力得到提升,蜀汉与魏国之间的攻守态势开始转变。魏国开始积极准备统一天下的步伐。蜀汉成了魏国第一个下手的目标。

公元263年,魏国开始了对蜀国的战争,他避开了蜀国主力带兵沿着江水南下。此时的诸葛尚正和其父亲诸葛瞻镇守涪停,刚好处在魏国主力邓艾的必经之地。奈何前锋部队突然遭遇魏军,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导致前锋溃败,无奈之中诸葛瞻只能领兵退往绵竹,邓艾带领魏军追究诸葛瞻的军队,双方在绵竹继续厮杀。

由于,魏军主力处于绝对的优势。因此邓艾决定劝降。但是,诸葛瞻与诸葛尚深受国恩不愿意投降,其父诸葛瞻更是觉得自己亏欠国家。对内不能制衡黄皓对外不能阻止姜维不断消耗国力。现在国家危难之际除了以身报国还能有什么选择。于是,不愿意投降。

年仅十九岁的诸葛尚早早明白国家忠义就在现在。于是他亲自率领蜀汉军队身先士卒抵御魏军。年纪轻轻的他曾连续两次冲入魏军阵营里面给予魏军打击。魏国名将邓艾在他手下也吃了大亏。邓艾之子与另一位魏国大将联手对付诸葛尚。面对两位强敌诸葛尚怡然不惧,从容应敌,以一敌二,愣是击退了两个人的联手。一时间蜀军士气大振。但是,魏军毕竟人数上面处于绝对的优势,诸葛尚和他的父亲最终还是寡不敌众。最后绵竹被魏军攻破,而诸葛尚与他父亲一起战死在绵竹。他的父亲这一年三十七岁。而诸葛尚则更是只有十七岁。

在诸葛尚与他父亲战死后邓艾继续长驱直入,最后兵临成都城下。面对突然到来的魏军以及诸葛瞻父子为国阵亡的双重打击。蜀汉后主觉得大势已去。于是决定开城投降。蜀国就这样灭亡了。

诸葛瞻与诸葛尚的绵竹之战也成了蜀国上下抵御魏国进攻的唯一一战。年仅十七岁的小将诸葛尚也没有辱没他祖父诸葛亮的威名。为蜀国贡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无愧于蜀国对他的恩养。

与之相比,作为蜀国领导人的刘禅就逊色太多了,在大军压境之下成都城中尚有八万精锐,姜维尚有大军在剑阁驻守。与魏军未尝没有一搏之力。居然在大势还在的时候选择了投降魏国。使得刘备、诸葛亮一生的心血付之东流。可悲又可叹。

如果诸葛尚知道自己拼死保卫的国家居然在他死后就选择了投降,他是不是会后悔呢?应该是不后悔的吧,因为他是在守护他祖父一生为之尽忠的国家,守护养育他长大的国家。可以说诸葛尚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又是精彩的。蜀中人民为了感念他们父子的忠义在绵竹为他们父子修建了诸葛双墓祠与诸葛亮的武侯祠遥遥相对。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