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明朝单体最大皇陵 墓主却没做过皇帝 入选世界遗产被誉史上孤例!

时间:2023-05-01 08:52:1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湖北钟祥,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做过楚国国都。公元1531年,明朝嘉靖皇帝以自己出生、发迹于此,取“风水宝地、祥瑞所钟”之意,赐县名“钟祥”,使其成为与南京、北京齐名的明朝三大直辖名府之一。来到钟祥,最值得一看的古迹,是位于城东北5公里纯德山上的明显陵。

众所周知,明代皇帝死后大多葬在北京十三陵,地处偏远的湖北钟祥为何也有一座皇帝陵呢?而且这座皇陵的主人没做过一天皇帝,却享有皇帝的称号。值得一提的是,明显陵的占地面积达到了183.13公顷,远远超过了十三座真正的明皇陵,是明代帝陵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

其实,建造明显陵的是明代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熜。公元1521年,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没有子嗣,由14岁的堂弟朱厚熜继承帝位。同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登基,次年改年号为嘉靖。然而令朱厚熜不爽的是,大臣们要他称呼堂兄朱厚照的父亲明孝宗朱祐樘为父,称呼自己的父亲为叔。

别看朱厚熜当时仅有14岁,却不顾朝臣反对,做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追尊生父朱佑杬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明孝宗敬皇帝为“皇伯考”。朱厚熜还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明武宗朱厚照之上,并下令将父亲朱佑杬在钟祥的陵园按帝陵规制改为显陵。

明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共历时47年建成,作为中国中南六省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它不但在明代帝陵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还以其独特的规划布局和建筑手法而弥足珍贵,特别是由藩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双冢”陵寝结构,堪称举世无双的孤例。

新旧红门是明显陵的两重陵门,其中的新红门是明显陵的入口,也是其由藩王陵墓扩建为帝陵的重要标志。新红门内的旧红门是显陵的第二道门户,为藩王陵墓时期所建。最独特的是,两重红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这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极为罕见。

明显陵还是明代帝陵中唯一整体保留“龙鳞神道”的陵寝。神道中间铺筑的石板被称为“龙脊”,两侧填充的鹅卵石被称为“龙鳞”,这种设计既满足了陵寝建筑的功能需求,又经济可行。由于嘉靖帝朱厚熜笃信道教,“龙鳞神道”一改左右对称和通直的传统原则,采用了“路直为僵、弯为旺”的设计。

明显陵共有前后两座宝城,前宝城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是朱祐杬死后按照藩王规制建造的。后宝城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是朱祐杬被追尊为恭睿献皇帝后与其妻合葬时修建。为了不破坏原墓,朱祐杬的灵柩通过甬道从前宝城被移到后宝城。

由于文物部门在明显陵的维修工作中,严格遵守了“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从而保持了陵寝的完整性和真实性。1988年,明显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明显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