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都是手持重兵,为何李世民敢反李渊,朱棣却不敢反朱元璋?|今日热闻

时间:2023-04-27 18:58:0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相关资料图)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家议论纷纷,然而我们这些大众肯定会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造成的。一方面,朱元璋身为我国古代最励志的皇帝,从乞丐到帝王的进阶历程,这就不是李渊这个富家公子哥可以比的,手段心机堪称古代帝王之最。另一方面,大唐的半壁江山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而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朱棣还在妈妈的怀里喝奶呢。此消彼长,这就注定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而朱棣却不敢造朱元璋的反。

表面看上去这是没有错,但是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朱棣为何要在朱元璋死后造反?李世民造反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在朱元璋当皇帝统御天下的时候,那时上面还有他大哥朱标压着,朱棣造反这事连想都不敢想。朱元璋对开国功臣的残忍,在我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但是,他对他的儿子们非常不错,与草莽出身的刘邦一样,把他的儿子们都封为藩王,想着都是一家人,要钱给钱,要权给权,只想把最好的给你们。从西汉开始,藩王的存在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后继者对此头痛不已。可到了唐宋元的时候,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基本上不会威胁到王朝的安稳了。皇帝一看这都不是问题了,当然要封自己的爱子、兄弟及亲戚为王,但一般都只是让他们当个富贵闲王,游走在政治边缘,每天吃喝玩乐多好啊。所以唐宋元这些朝代,藩王都没权,只是一个名誉称号,手上连点像样的私人武装都没有,又怎会发生藩王的叛乱问题。

但朱元璋这个宠娃的老父亲,居然又捡起了刘邦从前封王的老套路,目的就是让他的儿子们都有坐天下的感觉,也在向世人展示:这个天下它姓朱。而对于朱棣来说,他更不可能造朱元璋的反。因为他与父亲的脾气秉性最像,朱元璋开国后在一线奋斗基本上也带着这个儿子,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蒙古一直都是朱元璋的心头大患,朱元璋会把朱棣放在边关,可想而知,他对这个儿子的重视,因为这要是处理得当,他父亲的宠爱是少不了的,而且他还不是总负责,只是来刷经验的。总的来说,朱元璋在世的时候,他从来就没想过要造反,只想当一个闲散王爷,护卫他朱家的江山。甚至后来,如果朱允炆削藩太过分,要他所有叔叔的命,他也不会造反的。

切换到李世民的视角,那一切都变了,唐朝的王都是闲职,无权也无封国。因此,当李渊称帝后,这个战时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权力落差。就好像你原有的一切都被搬走,而朝廷对他的安抚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闲散王爷。因此,李世民迟迟不愿意放弃手中的这些特权,就是承受能力不行,他无法从两者的落差中过渡。

这个道理,太子李建成也是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对唐朝建立后,李世民迟迟不肯放权的行为非常不满,因为你不管有多厉害,在当时你就要交权。谁知道老爷子还能活几年,到自己登基再向李世民动手是不明智的,因为那时李世民经营多年,动手最好的情况也会让自己被扯掉一身皮。更何况,当李世民手握重兵,身边又有那么多人才的时候,他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不动他,死的可能就是自己。所以,李建成权衡再三必须下手。

而李建成一动手,这正合了李世民的心意,李建成对李世民的战斗毫无胜算,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罢了。干掉李建成,他爹一定会处罚他,这无可避免,搞不好还可能为他弟弟做嫁衣。唯有逼宫让他爹提前退休当太上皇,自己当上帝国的CEO。这样一来,天下都由自己说了算,才能堵住悠悠众口,也不用承担啥责任了。综上所述,朱棣压根无力造他爹的反,而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形象,必须造父亲的反。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