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全球速看料】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占据压倒性优势,为何五万主力军会被全歼?

时间:2023-04-26 18:55:1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在历史上,明朝的灭亡导致了清军有机会入主中原。不过率先攻入明朝京城的不是清军,而是李自成。只不过李自成没有成为大一统王朝,他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大顺政权。此时的李自成没有一统天下的志向。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就更加败落了,此后李自成撤出了京城,直到最终清军入主中原。那么在当时来说,李自成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可是在明朝时期,一场战争的失败让明朝走向了灭亡。这就是萨尔浒之战,大多数人肯定是没有听说过这场战争的。

可是在明朝时期,萨尔浒之战的爆发,让明朝失去了对辽东的控制权。众所周知的是,袁崇焕镇守辽东时,辽东一直处于明朝的管辖。袁崇焕死后,辽东地区就没有人能够镇守了。那么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可谓是败的非常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清史稿》对萨尔浒之战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萨尔浒一役,翦商业定。迁都沈阳,规模远矣。比於岐、丰,无多让焉。"也就是这场战争,奠定了清军入主中原的基础。那么在萨尔浒之战中,战争爆发之前,明军是占据优势的。

在军力的人数上,明军调动了陕甘川闽各军,以及朝鲜军、后金叶赫部的骑兵共11万人。那么对比来说,后金的努尔哈赤兵力仅有4.5万人。由此说来,明军与后金大军形成了2:1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可以说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在武器装备方面,明军的优势更大,这时候的明军有火器,反而后金还处在骑兵时代。这样一来,双方的差距就显现了出来,按照这样的推算来看,明军几乎是"躺赢"的。可是最终的明军五万精锐被全歼。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明军采取了四路围剿,可是努尔哈赤深知正面与明军开战,肯定不是对手。于是努尔哈赤决定采取逐个击破的战法。由此努尔哈赤先是诱导了杜松率领的明军主力至萨尔浒附近的山区,于是努尔哈赤展开了围攻,此时的杜松几乎是毫无防备。

此时的努尔哈赤不断的消灭明军,将大量的明军击败之后,努尔哈赤将目光转向了明军的东路、南路。此时的努尔哈赤选择了突袭。那么在这次突袭中,明军可谓是损失惨重。万历三十一年三月初一,杜松率领的一万余人进入到了后金的伏击圈。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交战,杜松遭到了对方猛烈攻击,明军主将杜松、副将王宣、赵梦麟全部在战斗中阵亡。至此明军主力干将全部阵亡。杜松战死沙场后,后金开始对南北两路想取应对之策。明军总兵杜松阵亡,这让明军士气大降。

南北两路也没有抵挡住后金的进攻,后金大军多次进攻之后,南北两路大军被攻破。另两股援军朝鲜军以及叶赫部在看到明朝大军如此不堪一击后,纷纷选择了投降努尔哈赤。明朝万万想不到的是,短短数日之内,明军主力军全部阵亡。

明军主力杜松的阵亡让明军士气低落,此时的明军在没有士气的情况下,面对后金的进攻,根本无心应战。在萨尔浒之战中,杜松率领的主力军全部阵亡,人数足足达到了五万人。这一战中,主将总兵杜松、保定总兵王宣、原任总兵赵梦麟,都在战斗中阵亡。

南路明军作为最后的保障,最终也战败。当时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兵力。可是面对主将杜松,以及北路和东路的战局,杨镐无动于衷。于是杨镐下令李如柏军增援,可是李如柏行动缓慢,可是在行军过程中,李如柏军看到了后金军,结果吓得四散逃跑。

那么当时的朝鲜军队元帅姜弘立率领剩余的五千兵下山来投降,于是后金对这些人进行了款待。从这之后,明朝的主力彻底没有了。此战中,明军损失了将近五万人,其次丧失骡马近三万匹,还有枪炮火铳两万余支,自此明朝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回天。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