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此人是害死魏延的罪魁祸首,却成魏延接班人,替魏延实现一个诺言!

时间:2023-04-26 16:54:4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397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相关资料图)

自古以来,对于三国名将魏延之死,一直有很多争议,例如受《三国演义》影响较深的人,认为他在关键时刻,想要背叛,终被斩杀是咎由自取;偏执的人,认为魏延虽然没有投敌,也没有拥兵自立,但在危急时刻不听调遣,无异于叛乱;阴谋论者认为,魏延之死,是诸葛亮的早早定下的谋划;大多数人则认为,魏延之死,主要是因为杨仪与其不合,以及费祎反复算计。但是,如果我们细读史书,就会发现,直接害死魏延的罪魁祸首另有其人。这个人是谁呢?

说来也狗血,真正害死魏延的人,不仅成为了蜀汉名将,还成为了魏延的接班人,并替魏延实现了一个许给刘备的诺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与魏延恩怨颇深的人,又是谁呢?他不是别人,正是蜀汉精锐部队无当飞军的第一任统领,王平。说起王平,大多数人可能只会想起,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此人力劝马谡不要违背诸葛亮的命令,马谡却没有听从,最终马谡被斩,王平则得到了升迁。其实王平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其能力不容小觑。接下来,我们便通过了解他与魏延的恩怨,来了解一下他的能力。

一、害死魏延

我们都知道,魏延之所以会死,是因为诸葛亮安排退兵之事的时候,没有让他参与会议,杨仪准备退兵的时候,打算压他一头;费祎又从中欺骗了他。所以他赌气率众南归,截断了杨仪的归路,并与杨仪相互状告对方谋反,后来更是刀兵相向。按理说,魏延是一代名将,用兵能力自然远胜杨仪,这一战他看似必胜无疑。杨仪倒是没有亲自出战,他派出了王平。或许是自知实力不济,也或许是为了兵不血刃,王平并没有与魏延硬碰硬,他只说了一句话,就要了魏延的命。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意思是说,诸葛亮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能如此!他这一句话,就给魏延扣上了叛乱的罪名,于是魏延的士兵都认为魏延理亏,纷纷散去,使魏延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这个时候马岱出手,才得以斩下了魏延的首级。若非王平这一句话,估计魏延不会轻易被斩,蜀汉内部则要爆发一声巨大的内讧。

二、成为魏延接班人

众所周知,魏延在刘备拿下汉中之后,就成为了汉中的守将,曾用一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震慑住了众人,也坚定了刘备重用他的决心。他被斩杀之后,汉中太守一职,则落到了王平头上。《三国志·王平传》记载:"(王平)迁后典军、安汉将军,副车骑将军吴壹住汉中,又领汉中太守。"

另外,魏延将斩杀之前,魏军从未大规模进击汉中,让他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诺言,他去世之后,王平却替他完成了此事--"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魏军退还,如平本策。"意思是说,公元244年,魏将曹爽率十万大军攻打汉中,当时王平手中不足三万人,他经过一番谋划之后,大败魏军,使其无功而返,再度立下了大功。

只不过,王平替魏延完成的诺言,是"低配版"的,他做到的是"偏将十万之众至,为大王拒之。"不知道假使魏延死而有灵,会不会不屑呢?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