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蒙古人自古战斗力强悍,为什么骁勇善战的蒙古人却打不过清兵?

时间:2023-04-24 08:42:5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蒙古的战力一直很强。

即使到了明朝中期分裂之后,仍然多次给大明制造麻烦。


(相关资料图)

可是,到了明末,后金(清)却似乎没有费多大劲就把强悍的蒙古"收"了。

分裂却仍然颇具威胁的蒙古

元朝灭亡后,残余势力退回了蒙古高原,继续与明抗衡。

其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

15世纪末,达延汗一度再次整合了蒙古大部。

达延汗死后,各部再次陷入分裂。

可是,蒙古虽然分裂,其战斗力依然很强。

尤其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

林丹汗初即位时,有兵3万,又"合诸酋兵又几2万",其兵力不容小觑。

1615年开始,林丹汗"谋犯河西",屡屡进犯大明,最终,迫使大明重开互市。

此后,林丹汗与明修好,并在明的支持下,立志重新统一蒙古各部。

以实力论: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女真总共也不过6、7万兵马,不比林丹汗多多少。

同时,后金同时处于明、朝鲜、蒙古夹击之下,总体态势极为不利。

以影响论:蒙古自成吉思汗以来,已形成民族观念,而林丹汗毕竟是达延汗后人。所以,各部虽与林丹汗有矛盾,但他们本不至于跟着女真走。

林丹汗的"自废武功"

林丹汗作了一件蠢事,拱手让出了统一蒙古的主动权。

当时,蒙古各部,都接受了黄教。

林丹汗即位初期,也接受法戒,争取黄教喇嘛的支持,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可是,1617年,林丹汗出于各种原因,接受了红教。

林丹汗此举,是效仿当年忽必烈与八思巴喇嘛的"政教并行",试图以政教合一的方式来推进统一。

可是,时过境迁,此时,蒙古各部都已经接受了黄教。

一方面,满清统治者与蒙古长期通婚,保持羁绊关系,另一方面,蒙古不承担国家赋税,贵族保持其爵位,使他们成为满洲的重要盟友。

因此,有清一代。反抗满清的蒙古贵族往往得不到多数蒙古贵族的支持,势单力薄,终不能成势。

直到清末,以僧格林沁为代表的蒙古骑兵,仍然是维护满清统治的重要武装力量。

可见,蒙古骑兵的战力始终不容小觑。

清之所以能击败,并长期统治蒙古,并非武力远强于对手,而是因皇太极等人抓住机遇,利用蒙古分裂之机,分化、瓦解对手,并通过宗教、联姻等手段确立了对蒙古的统治。

当时,藏传佛教黄教与红教的矛盾不小。

如今,林丹汗的举动,使他与蒙古各部陷入了宗教对立。

失去的"左翼"

林丹汗准备统一蒙古时,努尔哈赤已基本统一了女真。

蒙古、女真接壤。

对于接壤处的蒙古人来说,跟随谁,是一个问题。

显然,林丹汗要向收服这些部落,首先是要提供保护,帮助他们抵抗女真的侵扰。

可是,林丹汗的选择却很失策。

一方面,他严厉惩罚与女真接触的蒙古首领。

另一方面,当女真进攻内喀尔喀等部时,林丹汗坐视不管。

对这些女真部落来说,跟着林丹汗,要么被女真人消灭(林丹汗不救),要么被林丹汗处罚(交好女真)。

所以,唯一的选择是:跟女真人玩到一起!

于是,科尔沁等部开始倒向后金。

后来的孝庄太后,就是科尔沁人,也是此时成为皇太极侧福晋的。

抓住机遇的后金

后金统治者,抓住机遇,使他对漠南蒙古的征服始终处于"得道多助"的有利形势。

第一阶段:"保护者"战争。

努尔哈赤时期,女真只是给科尔沁、扎鲁特等部提供保护,建立军事同盟,未主动进攻林丹汗。

第二阶段:"反抗者"战争。

林丹汗既然立志统一蒙古,自然要与各部开战,自然要遭到各部的抵抗。

1627年,林丹汗攻打咯尔喀各部。

皇太极抓住机遇,联络敖汉等部首领,表达友好。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