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冷知识:宋朝官家爱改名,为了自己名好记,让别人必须改名-世界快看

时间:2023-04-22 11:58:5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爱改名的宋朝官家。对宋朝历史有所了解的文友会发现宋朝皇帝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改名,两宋十八位君主,有九位君主都改过名字,而且不止是改一次,有时甚至是两次、三次。这九位改名的帝王又主要集中在北宋,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和亡国太上皇赵佶,其他七位君主都改过名。那么,这些皇帝为什么要改名呢?其实,这和古代的避讳制度有关。

就比如宋太宗来说,他本名赵匡义,因二哥赵匡胤登基后,匡、胤二字就需要避讳,故而赵匡义改名赵光义,他的弟弟赵匡美也改名赵光美,赵光义登基后,他的名字自然也要避讳,故而赵光美又改名赵廷美,而中华大地有"光"有"义"的地方、名字中有"光"有"义"的人等等实在是太多了,这两个字相对来说是常见字,如果有这两个字的都要改名,宋太宗觉得如此改下来不仅朝廷麻烦,百姓也麻烦,于是不如自己改名,他选择了不常见的"炅"来作为自己的名字。

相比于宋太宗一生改了两次名来说,宋朝另两位皇帝的名字就更复杂了。宋真宗赵恒,也就是宋太宗的三子,他本名赵德昌,因为他们这一辈的排辈就是"德",比如宋太祖的儿子、大名鼎鼎的赵德芳。宋太宗在位期间,重定自己一系的字辈,改为元字辈,赵德昌改名为赵元休,三年后又改名赵元侃,九年后他被立为太子,改名赵恒,先后三次改名。宋孝宗赵昚本名赵伯琮,很明显是从伯字辈,第三字从玉旁,排辈、从字十分严格。

绍兴三年,他被改名为赵瑗,绍兴三十年,他被立为皇子,改名赵玮,两年后,他被立为皇太子,又改名赵昚,最终确定了下来。其实,这两种改名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方便自己,一种是方便大家。比如赵匡胤就是他自己不改,让兄弟改,不过他兄弟也不多,改起来也方便,后来清朝的雍正皇帝也是如此,他即位后,兄弟中的字辈都改为"允"。方便大家也很好理解,为了减少避讳,皇帝会给自己或给继承人改一个不常见的字做名字,就比如赵光义改名赵炅,清朝的嘉庆帝在确立为继承人后就把常见的"永"字改成了"顒",道光帝即位后把"面"改成了"旻",皆是如此。避讳是中国古代君权至上的产物,显示君主权威的不可侵犯。但不只是宋朝,中国不少历史时期的君主为了减少避讳,方便大家,都主动改自己的名字或宣诏天下不用避讳,虽然没有彻底改变这种文化专制的局面,但也稍显进步。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