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天天新资讯:为什么许多国人喜欢明朝?

时间:2023-03-06 16:06:4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未曾痛哭长夜之人,不足以语幸福。

很多人怀念明朝,最大的原因在于国人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可与追思。而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政权,它所代表着的是正统的中华民族的气节,自信,尊严的顶峰。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网络上充斥着公知和带路党,电视上火爆的是各种辫子剧,甚至各种书刊上都是日本马桶水之类的洗脑文,舆论完全倒向民族自卑,对于我们的历史,可能只有三国的刘皇叔曹老板的热度能稍微和康雍乾比一比,拜各路专家所赐,康乾盛世也远超贞观之治。这个时候,是当年明月在天涯网上敲下一行行字向这一切发起了第一次冲锋,很多人看见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很多人被那个拿着破碗的小乞丐感动,这大概是很多人第一次抬起头看见自己民族的过去,第一次有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已经刻在了汉民族的骨髓里,它永远提醒着我们是谁,我们要干什么,我们能干什么。这也正是明朝能横亘于元清之间276年的原因和意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句话叫做,你把研究魏晋风流的那批人全部拖出去枪毙,对未来中国几百年的走势,不会有任何影响;但研究明史研究出花样的人,多半送去了国家政策研究中心。

它的光荣与梦想,成就与辉煌,值得我们学习;

它的失败与教训,龌龊与龃龉,值得我们反思。

明朝的闪光点很多,能让人荡气回肠。

明朝的龃龉处很多,能让人扼腕长叹。

它的上限与下限很广,它的经验与教训都相当鲜明。

首先,有明一代,得国之正,莫过于此,一个励志的,不可思议的,反抗压迫与外族侵略的,草根逆袭的故事,建立起最后一个汉人大一统王朝,燕云十六州,历经四百五十五年之后重归中原之手,然后把北元捶到不毛之地,政权也给打的支离破碎。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纲领》

然后就是明成祖朱棣即位,五次北击蒙古,置奴儿干都司,天子守国门,再收复安南,迎来永乐盛世,郑和下西洋,煌煌一部永乐大典,紧接着万国来朝。

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明史·成祖本纪》

再然后就是土木堡之变,其败的之糊涂,输得之窝囊,窝囊到都当不起土木堡之战这一称呼,先是大同宣府接连失守,紧接着鹞儿岭遇伏,京城三大营精锐未发一枪被人砍瓜切菜般屠戮殆尽。

"臣居庸关巡守都指挥同知杨俊报:近日于土木堡拾所遗军器,得神枪一万一千余把,神铳六百余个,火药一十八桶。""臣宣府总兵杨洪报:于土木所遗军器,得神铳二万二千余把,神箭四十四万支,大炮八百尊。"

英国公张辅,战死

成国公朱勇,战死

泰宁侯陈灜,战死

驸马都尉井源,战死

平乡伯陈怀,战死

紧接着,就是于少保临危受命,北京城死战。

明朝时候的世界也恰好处在一个融合与冲突激烈交织的变革时代,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新大陆的发现,火药技术的革新,人文主义的兴盛,甚至在远东如日本也经历了从中世转向近世的过程。相比前代,人类世界很多原本孤立而模糊的区域文明从此开始有了清晰的历史轮廓;而相比后代,更多不同的区域文明正处在各自传统历史的顶峰。明朝的历史同样因为处在这样一个多元交汇的世界史时期而精彩。

襄城伯李珍,战死

遂安伯陈埙,战死

修武伯沈荣,战死

都督梁成、王贵,战死

护卫将军樊忠,战死

兵部尚书邝埜,战死

户部尚书王佐,战死

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战死

刑部右侍郎丁铉,战死

工部右侍郎主永和,战死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战死

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战死

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战死

太常寺少卿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战死

太仆寺少卿刘容,战死

尚宝少卿凌铸,战死

给事中包良佐、姚铣、鲍辉,战死

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禺,战死

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祐、尹竑、童存德、孙庆、林祥凤,战死

郎中齐汪、冯学明,战死

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战死

主事俞鉴、张塘、郑瑄,战死

大理寺副马豫,战死

行人司正尹昌,战死

行人罗如墉,战死

关键词: 人文主义 监察御史 中华民族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