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杀害开国功臣的先后顺序,到底有何玄机! 天天时快讯

时间:2023-03-06 08:52:3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杀害开国功臣的先后顺序,到底有何玄机?


(资料图)

文 | 方圆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国皇帝们在取得江山之后都会对开国元勋们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例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汉高祖刘邦对功臣们的杀害等等。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皇帝诛杀开国功臣似乎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它似乎在每个王朝的演替中都会发生。但是要说起历史上诛杀功臣最多的皇帝,恐怕就数朱元璋了。比如我们知道的"蓝玉案",仅一个案子就牵连了上万人,其他的大小案件就不用说了。

所以,在当时,明朝的开国元勋中,最后能幸存下来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都被朱元璋给诛杀干净了。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朱元璋--剧照

这个问题其实也算不上是一个新问题,因为近来对于朱元璋杀害开国功臣的议论实在是太多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狡兔死,走狗烹",说白了就是鸟尽弓藏之意,当然了,还有人说是因为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因为只有把这些威胁者都给诛杀干净,他们就无法窥视老朱家的皇位了。

这些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问你,你也能说出个大概。但是如果要问你,朱元璋杀害这些功臣的先后顺序暗藏了怎样的玄机,恐怕就很难说得上来了。

那么,朱元璋杀害开国功臣的先后顺序,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玄机呢?

朱元璋像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先来弄明白这些人在明朝建立之后所被敕封的先后顺序。乍一看,这完全是两码子事,但其实它们是一码事。

为何呢?

我们都知道,在洪武三年,也就是朱元璋当上皇帝的第三年,便开始大封群臣。但其实这次册封早该在徐达领兵北伐的时候就开始的,因为那个时候天下基本大定,虽说朱元璋只是吴王,但其实已经在准备登基所用之物了。但是朱元璋知道,对于这群骄兵悍将,无论给他们敕封什么爵位,他们都不会满足,所以便索性将敕封一事往后推迟几年,一来可以让自己想出如何在给予他们封赏后还能制约他们,二来就可以将天下真正收复之后,再行论功行赏,对待北伐将士也要公平一些。

于是,这一次的敕封,一等就是三年。洪武三年的时候,朱元璋大封群臣,一口气就封了28个候。但是也千万别以为这就是单纯的论功行赏,谁的功劳大,谁的爵位就要大一些。但其实,这些封位是有着大学问的,谁在前,谁在后,都是有讲究的。

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给群臣排坐坐,既不按官职高低,也不按俸禄多少,更不凭借战功,那么到底是按照什么呢?

很简单,看和朱元璋建立主从关系的先后顺序;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幼年家贫,当过乞丐,也当过和尚,直到后来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才一步步将自己的实力壮大起来,最后在众人的帮助下做了皇帝。可以说,朱元璋从放牛娃到皇帝,这段艰辛的创业历程是十分励志的。

而在朱元璋起事以来,所经历的大小战斗也不在少数,但是这其中就有一场战役十分关键,那就是--渡江战役。为何说它重要呢?因为这场战役不仅造就了很多位明朝开国功臣,同时这也是奠定朱元璋成为皇帝的关键战役。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渡江战役"。

据说当时朱元璋的起义军被元军困在长江西北,此时军中已经快断粮了,而在常见对岸的芜湖却是一个盛产稻米的地方,于是朱元璋决定,摆脱元军的包围,东渡长江,以图解决燃眉之急。但是,想要渡江,其前提必须就得有船,恰恰此时朱元璋的军队缺的就是船。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正在朱元璋发愁的时候,有个叫廖永忠的起义军首领带领着他的部下前来投奔朱元璋。恰好这个廖永忠所领导的正是一支精锐的水师。有了廖永忠的加入,朱元璋不仅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也能带领着部队,顺利过江。

这次战役在朱元璋心里的分量非常重。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明朝的官场派系,实际上就是以这场战役为分界线的,大致有三大派系。

蓝玉--剧照

总结:

朱元璋诛杀大臣其实并不是任意而为,而是按照其关系远近一层层杀下去的。虽然这个故事所讲述的是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如果能跳出人际关系去看待这件事情我们就会得出两个结论:

一,在单位或组织内部,功劳和地位并不总是对等的;

二,在趋势不明朗的局势下做出选择,风险和收益往往成正比关系,风险虽然很大,但是收益也同样很大。

当然了,能够对趋势做到精准的判断,在大多时候,大都会胜过多年的埋头苦干。一个好的选择,要比只知道漫无目的的努力要强得多。但是,在有了好的选择之后,也依然要继续努力,否则再好的选择也是枉然。

廖永忠--剧照

第一派系,是一直以来都追随朱元璋的濠州红巾军旧部。?可以说这是朱元璋的嫡系部队,所以其关系最为紧密。而身处在这一梯队的人,不管是战功赫赫,还是战绩平庸,都是朱元璋封侯时的首要考虑。例如徐达,常遇春,汤河就属于这一梯队。

第二派系,是渡江战役时来投奔的廖永忠的巢湖水军。虽然他们在封侯的时候也享有一席之地,但如果考虑其战功的话,那么显然就是受到了压制。比如说巢湖水军统帅廖永忠,其战功远超濠州旧部的大部分将领,但是在封侯的时候,却只能排在众多战功平庸的濠州将领之后。

第三派系,是朱元璋渡江成功之后望风来归的人。当然了,在这个圈层的人同样也想有封侯的权力,而具体评判标准,要么是依靠战功,要么就是依靠率领大队人马归降。但是就前两个圈层而言,这一圈层的地位确实要低得多,和朱元璋的私人关系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朱元璋为群臣排坐坐的标准了。一言以蔽之,就是根据,这些人和他建立主从关系时间的早晚。凡是越早建立这样关系的,朱元璋在其地位稳定之后所得到的封赏就越大,因为越早的话,朱元璋成事的趋势也就不明显。而越晚,朱元璋成事的趋势变得越明显,那么所得到的封赏也就越低。

反过来我们再看看看朱元璋所诛杀大臣的先后顺序,也很有意思。

朱元璋第一次诛杀功臣,是从廖永忠开始的。之后便一路杀下去,而诛杀的顺序,基本上就是按照私人关系的远近,关系越远的,被杀得越早,关系越近的,被杀得越晚。但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朱元璋的濠州旧部,仍然在继续扩大着优势地位。直到朱元璋去世以后,功臣都被 杀得差不多了,但这个格局基本上也没怎么改变。

关键词: 开国功臣 渡江战役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