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三解
【资料图】
《史记·匈奴列传》和《汉书·匈奴传》有一处相同记载: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这是两本成书时间相隔近200年的史书,如果说司马迁的时代,对于匈奴的前史了解仍停留在道听途说,到了班固的时代,南匈奴已内附,北匈奴也多有降人投附东汉王朝,在信息源上应该不会存在偏差。然而,两部史书对于匈奴的先祖是夏朝的苗裔"淳维"的记载完全一致,这样的记录让人浮想联翩。
1
比较有意思的是,始祖说完之后,匈奴之名在1000年多后才出现:
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於匈奴。其后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
在这之间,是各种戎、狄的故事,《史记·匈奴传》里的说法是:
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馀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其世传不可得而次云。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
换句话说,在《史记·匈奴列传》为代表的汉朝人视野里,匈奴部落没有足够的影响力被史书铭记,直到冒顿单于的时代,因为可以与中原抗衡,他的帝王世系和官号才有"资格"被记录。
这是南方农耕民族对北方游牧部落了解的常态,所谓的草原"民族"甚至只是一个"国号",一个拥有足够力量和权力的核心部落的称谓,在这个称谓之下是数以百计、甚至千计的完全不同的血缘部落,他们可能是印欧人种、也可能是蒙古人种,语言可能是突厥语,也可能是通古斯语,甚至可能属于印欧语系。
但这些存在是否"存在",完全取决于南方农耕者是否观察到了这一切。
所以,哪怕我们无条件采信匈奴是夏朝后裔这条史料,也无法一言以蔽之地概括"匈奴人"的起源,而只能说明匈奴帝国的王族,或者说匈奴帝国的核心部落,可能是传说中夏朝的后人。
当然,已知的考古发现还真支持这个"假说"。
王明珂在《游牧者的抉择》一书中,基于北中国的考古发现指出,脱离半耕半牧状态,走向纯游牧的文明时期,应该是在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000年,此时,由于气候的变化,人口聚落的变迁,"牧人"而非"游牧人"开始远离"农业定居聚落",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游牧经济方式。
这种基于墓葬考古的解释,与之前"历史唯物主义"中基于19世纪历史研究成果而总结出的先有"游牧",后有"农耕定居"的说法是截然相反的。当然,王明珂的研究本身也是建立在欧文·拉铁摩尔的研究基础之上。
事实上,游牧人是由定居人分化出的群体,因为家畜驯化要比精耕农业晚得多……
2
公元前1500年,恰恰是(传说中)基本可以确认的商朝灭夏之后,也就是商朝早期,所以夏朝的遗民向北奔逃,最终称雄于游牧人中间,也是一个完全可以理解的可能性。
而更多的先秦史料表明,或许"夏朝"本身的生活方式就偏向"游"和"牧"。
《墨子·非乐上》引《武观》曰:
启子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锽锽,筅磬以方。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
"渝食于野",也可以理解为夏启喜欢野餐……当然,也可能是帝王的游猎。
是时匈奴以汉将众往降,故冒顿常往来侵盗代地。於是汉患之,高帝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冒顿乃少止。後燕王卢绾反,率其党数千人降匈奴,往来苦上谷以东。
代地三郡的韩王信,燕地的卢绾,战败之后投靠匈奴,寇掠边地,而冒顿单于在和亲和"岁奉"之下,达成了"少止",也就是降低了进攻的规模,控制了频率。
而匈奴对于这些小势力的扶植,与其说是政治性的,毋宁说是经济性的,燕、代的北部,实际上都是战国时代燕国和赵国从游牧人(东胡、林胡、楼烦等)手中夺去的地盘,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冠带之国的移民往往集中于城邑,更广大的地区仍是半耕半牧的状态。
匈奴对于相关地域的兴趣,既是探寻自身"自然边疆"的过程,也是胁迫这些"小政治经济实体"继续保持农牧之间贸易经济联系的手段,而后者,对于游牧帝国甚至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只是一旦南方的农耕帝国不再反对这种贸易联系,甚至主动奉送足够吸引力的财富和物资,这些小势力也就难逃被放弃的命运。
比如卢绾:
四月,高祖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绾为蛮夷所侵夺,常思复归。(《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归根结底,对于匈奴这样的早期游牧帝国而言,战争是手段,不是目的。更直白地说,它的"统一"是在经济上保障生存的手段,仅此而已。
《尚书·五子之歌》: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这份代代传承的对游猎和醇酒的执着,颇有辽穆宗的"睡王"风范,当然,更有趣的还在于《左传·哀公元年》的记载:
后緍方娠,姚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
也就是说复国的少康在自己的外祖父家"有仍"部落里担任了牧正,也就是牧官之首。
当然,上述史料并不足以支撑"夏朝"是游牧国家,因为"游",对于有相对充足文字资料的殷商而言,也不是新鲜事。先商也有"八迁",至于"牧",则是与定居农业并存的生产方式,不过,如果这种推测属实,则夏朝没有文字和文明城市也就实属正常。
而这种情况,实际上是草原行国的常态,一直到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强制融合"下形成之前,草原民族的名字往往只是他们之中最强大的领袖部落的名字罢了。
截至目前,文章不厌其烦地讲述匈奴帝国的起源,其实还不够专业,还没有讨论印欧人大迁徙的范围问题,也没有讨论文明西来的问题,但是信息量已经足够,因为本文要说的正是"统一"之前的状态。
无论草原,还是中原,整齐划一的传说和历史的重整,恰恰来自"大一统"时代。事实上,不同血缘部落的祖先之名在文字记载之前的时代,因为战争、联姻、合并、分裂而分分合合,正如早期突厥人和铁勒人在叶尼塞河流域组成了金狼和金牛的同盟一样,伏羲和女娲也蛇尾缠绕,成为了兄妹。
滔天的洪水是否曾经发生过,我们无法确证,但女娲曾经用补天石治理过洪灾,大禹也曾经劈开龙门,传说中潜藏着历史,真实的历史又早已不知,这是"统一"的结果,而非相反。
3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历史事实就是,在中原的"冠带之国"基本完成了自然边疆的拓展之后,他们立刻面临着同样"分裂"的草原"国家"的对峙。
《史记·匈奴传》这样记载这个现象:
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其後燕有贤将秦开,为质於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卻千馀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於匈奴。其後赵将李牧时,匈奴不敢入赵边。
在这个时代,匈奴只是与中原对峙的草原行国之一,与它并立的,还有大月氏和东胡。
《汉书·西域传》记载:
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十余万,故强轻匈奴。本居敦煌、祁连间,至昌顿单于攻破月氏,而老上单于杀月氏,以其头为饮器,月氏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更确切的位置,《括地志》云:"凉、甘、肃、延、沙等州地,本月氏国。"也就是河西走廊到汉朝的上郡高奴县(唐代时的延州地,即今天的陕北延安附近)。
东胡的位置,最早在燕国北方,所谓"燕北有东胡、山戎",也就是在今天河北省的北方,在被冒顿单于大败之后退保乌桓山,也就是东北的山地。
夹在中间的匈奴,在今天山西省、陕西省的北方,以及当时的河南地,也就是今天黄河大拐弯以内的鄂尔多斯地区。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医保是很多人都会去购买的保障,而在小地方比较流行的新农合,其实买什么都可以,都是对自己的医疗一种保障。那么,为什么医院越大报销比例越
2023-03-04 17:05
五一劳动节是比较长的一个假期,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一个假日,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结婚。结婚一般需要挑选合适的黄道吉日,根据日历上的黄历显示
2023-03-04 16:48
五一劳动节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节日,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放假休息,很多人都会想着办大事,比如搬家。但是根据今年五一的黄历来看,五一
2023-03-04 16:57
入职体检是对一个人的健康评估,是不能找人代替的,需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要对公司互相尊重信任,入职体检并不是什么大事,放平心态,根据
2023-03-04 16:44
入职体检是很常规的一项操作,确定没有传染性疾病影响在职员工是很重要的,其实心电图并不恐怖,大家保持正常心态即可,越紧张越容易受到影响
2023-03-04 16:51
鸭嘴钳是很多女生妇科检查的噩梦,因为鸭嘴钳是直接探入女性私处进行检查的,会比较痛,所以女生在检查妇科时都会很担心。那么,鸭嘴钳相当于
2023-03-04 12:45
五一劳动节是一年之中比较长的一个假日,这个时候大多都会放假五天,很多人都会放假开车出游或者回家探亲等,所以都会走高速公路。五一劳动节
2023-03-04 12:45
五一劳动节是生活中比较长的一个节假日,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放假休息,尤其是上班族和学生党。今年五一会放五天假,很多人都会开车出行,所以
2023-03-04 12:51
五一劳动节是上半年比较大的一个节假日,这个时候一般都会放假休息,尤其是上班族和学生党。根据今年放假安排显示,五一放假五天,所以今年五
2023-03-04 12:58
一般去体检或者医院检查时,女性可能会遇到妇科检查的项目,这个时候是需要对医生说实话的,不建议隐瞒病情,妇科检查隐瞒性行为可能会造成检
2023-03-04 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