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东汉末年国力锐减 长期与汉朝''死磕''的匈奴为何没有趁机南下!

时间:2023-03-03 18:42:0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利刃/WK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这句出自明末清初抗清人士王夫之的话被认为是古人对汉朝覆灭的精辟总结之一。大汉朝存在时间长达400多年,前后经历了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不过大汉朝在开国之时饱受匈奴袭扰,汉高祖刘邦甚至差点被匈奴俘虏在白登山,自此开启了为期长久的""和亲""阶段。

白登山之围开始了大汉朝对外和亲,求和的历史开端。实际上,经历了灭秦、楚汉争霸和扫清内部势力之后的汉朝十分空虚,实力不济,败给匈奴也是情理之中的。

刘邦之后汉朝由吕雉一人掌权。虽然历史各家对她评价不高,认为她长期求和有失大汉朝尊严,对内打压严重,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隐忍恰恰是当时汉朝所需的。

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治国模式下,大汉朝的国力开始由空虚走向富足。《史记·平淮书》将其评价为""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可见,文景之治的收效十分庞大,而中央军权的加强也为后世带来了效益。这一切,都是在和平时期下得到的。

当到了汉武帝刘彻继位之后,前人打下的基础派上了真正的用场。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开始了和匈奴为期长久的厮杀,双方打了足足14年。在此期间,名将霍去病,卫青多次给予匈奴重创,匈奴主力在漠北被全歼,从此一蹶不振,不肯向大汉朝低头的部分匈奴部落开始向西遁去,为祸中亚、西亚和欧洲。

实际上,汉武帝在位时期,几乎将周边所有的异邦全都打了个遍。每占领一片土地都会依据该地的价值决定后续。若该地有利用价值,则会从内陆迁徙人口占领生活并且驻军。若无用之地则悉数毁坏不留基础。也因为这点,异邦越来越弱,而大汉朝则越来越强。

可能是对外长期安逸的外交环境麻木了汉朝君王的心,中央朝廷开始衰败,直接造成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画面。实际上,自新朝、玄汉等政权相继出现又相继倒台的这段时间里,外部势力都始终无力进犯中原,关键原因就是前期被大汉朝压的太狠,无力恢复本身的实力。

而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在消灭北方袁绍的主力之后,袁氏家族部分人逃至乌桓寻求帮助。当时的乌桓已经恢复了部分的实力,开始干涉中原事务。但是,他们面对的是一代枭雄曹操。对于来自乌桓的袭扰,曹操领兵讨伐。公元207年,乌桓最后一任首领单于被名将张辽斩杀,北方蛮夷从此彻底垮台。而至于前期一直和大汉朝死磕的匈奴,其实早已击垮,对于强悍的大汉朝,根本没办法。

关键词: 东汉末年 存在时间 文景之治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