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郭嘉到底有没有那么厉害?他身上的七件大事,足见他的能力

时间:2023-03-03 09:46:1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

郭嘉在三国历史上算是一个很奇特的人物,他被称为是""鬼才"",前期为曹操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奈何他的寿命很短,很早就过世了。即使是寿命短,但是他在三国历史上依然是很鲜明的一个人物。不过也有人存疑说,郭嘉郭奉孝在历史上真的就那么厉害吗,是不是有所夸张?郭嘉出来做谋臣有十一年的时间,这十一年的时间里围绕着他发生了七件大事,也许通过这七件大事,就能明白郭嘉的能力如何了。

郭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开袁绍转而投奔曹操。那个时期袁绍的势力是非常强大的,郭嘉觉得自己有才,就投靠了对方,但很快发现这个袁绍是个没啥本事的人,于是转而跑到了曹操的麾下。郭嘉和曹操一见面就很是投机,郭嘉说你就是我的主公了,曹操说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你了。总之两个人一顿互相吹捧,这事儿算是这么定了。曹操专门为郭嘉开设了一个职位,那就是祭酒,可以随时去见曹操。郭嘉能够在乱世之中识得曹操这个英雄,足以见得他本人是有着真知灼见的,而这个时候的郭嘉才二十七六岁。

第二件事就是如何对待刘备的问题了。在郭嘉跟随曹操两年之后,刘备跑来投奔曹操。史书对这段记载是有着很大的出入的,有一种说法是,郭嘉认为刘备是个有德有才的人,又能够收揽人心,所以应该尽快除掉他,但是曹操并没有听从郭嘉的话,后来后悔不迭。第二种说法是,曹操想要杀掉刘备,却被郭嘉给及时劝阻了。郭嘉觉得曹操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人心,如果杀了刘备更会让人心涣散。小编觉得前一种说法可能更符合郭嘉的人设,郭嘉不像荀彧、陈群那些人一样,是讲究人心啊礼法啊这些东西的,他更在意的应该是曹操的利益。所以这么看来,他力主杀掉刘备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算起来生擒吕布这件事也是郭嘉的功劳,吕布败退在下邳的时候,蜷缩在城中不应战,这个地方原本就是易受难攻,曹操几次攻打都没打下来,于是准备放弃退兵。这个时候郭嘉跑出来劝说曹操,说吕布这个主儿有勇无谋,不趁现在拿下他还等什么时候呢?因此曹操下定了决心,不惜用水来淹下邳城,这才抓到了吕布,也断绝了后患的问题。之后曹操在和袁绍对抗的时候,郭嘉又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攻打袁绍的决心。这两件事,是郭嘉在前期为曹操做出的最正确的决策。

然而在后期,郭嘉似乎就没有那么给力了。他劝说曹操北征乌丸,却最终以惨败收场。不过这样的事情,也没有改变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在郭嘉死后,曹操痛哭不已,原本以为自己的后事能够托付给这个人,没想到他却早自己一步去了。后来曹操在赤壁为孙刘所大败,他第二次哭死去的郭嘉,说如果郭嘉还在,我哪至于败到这种地步呢?也就是说,曹操在败仗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郭嘉,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自己现在的谋臣都不如郭嘉,如果郭嘉在就好了。

通过这七件事足以看明白,郭嘉是个很有自己主见的人,他的失误远远要小于他的神机妙算之处。鲁迅先生评价郭嘉说,他是太有智慧了,但又不是诸葛亮那种有智慧,是近乎妖的那种人。郭嘉因为寿命短,在三国中所占据的笔墨并不多,可是他的粉丝却很多,这是为何呢?说穿了就是两个元素,一个是他身上的标签十分明显,二一个就是他不为很多世俗礼法所束缚。这样一来,郭嘉在大家的心里就成了一个特别有个性的人。

据说郭嘉在男女问题上很放肆,在当时看来是不知检点,这一点是不是真的暂且不谈,但是他不像传统的士子那样遵守礼法,按常理做事,这绝对是真的。他的行事作风很容易让人想到竹林七贤,那种洒脱那种自在,其实是有一点让人觉得羡慕的。即使明天会因为什么事情而死去,但是今天依然还是要坚持自我,这大概就是郭嘉的本性吧。总结来说,郭嘉在前期对曹操的帮助是很大的,也因为他的早死,让大家对他的看法更多了一份崇拜,他被神化了不少。大家觉得郭嘉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对曹操来说,他做出了多大的贡献,留下了多大的功绩呢?

关键词: 这个时候 神机妙算 是不是真的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