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由北宋皇位之争看烛影斧声 环球快播报

时间:2023-02-26 16:59:1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后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一说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

我们先看下烛影斧声发生的背景和经过:


【资料图】

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甲午,太后杜氏崩,太后生病时,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在太祖百年之后由其弟光义继位(《宋史纪事本末》记载说"汝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传于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太祖子)")。后太祖逐渐加封光义直至"晋王"。

此间,宰相赵普一直反对光义继位,主张立太祖之子,973年8月赵普被罢相,同年9月立太祖三弟光义为"晋王"。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招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当夜,太祖驾崩,宋皇后让王继恩去叫秦王赵德芳来。

但在这时,王继恩忽然叫道"晋王来了!"宋皇后见赵光义,大吃一惊!对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哭着回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至此北宋进入赵光义一脉,直至灭亡,南宋建立,赵构传位与赵奢,太祖一脉重登大宝。

乱宋的称呼多指继位之争,关于史书的记载还要看作者年代,司马光上距太祖太宗不到百年,而且根据司马光和李焘等宋朝史学家证实,除皇帝和尚未出阁的皇子以外,按照宋代宫廷制度,其他男子是不能夜宿宫廷的,因此太祖崩时唯有宋后在旁,太宗不在宫中,何谈夜半忙挥斧,为继大位来弑兄。

据司马光记载,宋太祖驾崩,已是四鼓时分,宋皇后派宦官王继恩召秦王赵德芳入宫,但王继恩却往开封府衙门召赵光义,晋王的亲信左押衙程德玄已在门口等候。赵光义闻后大惊,说"吾当与家人议之。"王继恩劝他赶快行动,以防他人捷足先登,赵光义便与王继恩、程德玄三人于雪地步行进宫。据此,宋太祖死时,太宗当时不在寝殿,不可能"弑兄"。

当然我们也知道司马光所处的历史时代,毕竟皇帝老子做高堂,正史也要人家脸色写,何况党政者那还是赵光义的儿孙辈后代。

包括一些史学家的观点主要是坚持篡位说,有些史书说宋后的初衷,是令德芳入承大统,谁料王继恩竟然私召晋王光义,出卖宋后,宋后纵然既惊且怒。

如果真如此一个宦官换了天子,说明宫廷不许宦官干涉内政做的不到位。由此可见宋后之意在德芳,而不在晋王,甚至不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嫡长子赵德昭。皇位传承的大忌就是废长立幼,而且当时宋朝不仅没有完成全国统一,且五代乱世的遗风依旧存在于社会及人们的思想中,加上当时的赵德芳年仅18岁,从未参与过朝中政务,职位也仅仅就是个挂名的"贵州防御使",而且还是个庶子(其生母不详)。可谓,无名无权无人。一生雄才伟略的赵匡胤应不会如此糊涂到拿刚刚建立的宋朝如此冒险。而且,如果真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想传位给幼子赵德芳,为何只召赵德芳一人进宫?历代皇帝传位年少的继承人时都会召顾命大臣(也称托孤大臣)交待后事,并嘱托他们好好辅佐幼主。然而从没有史料记载,赵匡胤驾崩之时有召见任何大臣的诏书,也没有任何大臣进宫的记载。

从宋皇后称呼晋王来推论,当时赵光义只是进宫,尚未继位,并不是皇帝,在礼法森严的封建王朝,只有举行完登基大典之后,才是帝王,才能被冠以皇帝的称号,宋代称"官家"。而宋皇后见到还是晋王的赵光义,全然不顾身后尸骨未寒的丈夫赵匡胤,就马上就改口称赵光义为"官家"!不仅不符合礼法,没有半点身为皇后应有的气度,甚至有投诚刻意讨好之意。如果宋皇后真的是奉赵匡胤遗命召赵德芳进宫,而来的是晋王赵光义的话,宋皇后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惊讶,从而质疑"为什么来的是晋王"?而不是遽呼官家。宋皇后的这一举动,更像是做贼心虚,阴谋被识破,无奈投诚之举。

站在宋皇后的立场,如果赵光义登基,那么她仅仅只是皇嫂,而不是太后,不仅身份尴尬,而且礼遇也比太后差的太远。宋皇后是赵匡胤的继后,并不是原配,甚至比赵匡胤的嫡长子赵德昭还小几岁,而赵德昭17岁出阁离宫时,宋皇后尚未进宫,可以说二人仅仅是名义上的母子身份,而并没有多少亲情。与赵德昭不同,幼子赵德芳不仅生母不详,而且比宋皇后小很多,宋皇后进宫时,他才只是个9岁的孩童,而被宋皇后抚养了8年之后,才于开宝八年(赵匡胤驾崩的前一年)年满17岁出阁离宫。由此可见,本身无子的宋皇后和赵德芳之间是有不错的母子亲情的。因此,在赵匡胤驾崩之时(极有可能是猝死而没有遗诏的情况下),宋皇后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惜越过宋朝早已确立的皇位继承人-----晋王开封尹赵光义,和赵匡胤的嫡长子兴元尹山南西路节度使赵德昭,而私立贵州防御使赵德芳。只是宋皇后本人并没有什么政治经验,以为召谁第一个进宫,迅速继承皇位,就可以造成既定事实。而完全不知道,如果没有前一任帝王的刻意铺路----设立多个忠心且德高望重能力强的辅政大臣,没有朝臣的支持,没有自己的实力,即使成为了皇帝,也很快会被废甚至被杀。

如果真的是"太宗指使的谋杀",当王继恩来请太宗入宫的时候,太宗的反映为什么是"大惊,犹豫不行"而且还在府中很长时间不肯出来。直到王继恩、程德玄两人的言语诸如"事久,将为他人有""便应直前,何待之有?"等更加不可思议的言语;晋王既负有太后、太祖顾命,便是当仁不让的嗣君之选,何以意识到强敌的存在,唯恐落于他人之后?显然,太祖驾崩这间事情,对于太宗来说,太过突然,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不是有人想害他的政权圈套,深夜入宫,可是死罪无疑。如果有人想要谋害赵光义,而假称赵匡胤已死,召赵光义进宫。如果赵光义贸然听从而进宫,但事实上赵匡胤安然无恙,加上当时的时间是深夜,按照封建王朝的制度,深夜无诏私自进宫,罪同谋逆,是灭族的大罪!因此,赵光义在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才会犹豫。这里也可以看出,王继恩根本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赵光义心腹,赵光义对他说的话是将信将疑,甚至是不信更多一些,于是他才会借口和家人商议而躲到府里不出来了。当时赵光义府中的家人不过他的妾室(恰逢赵光义的正妻符氏去世没有多久,而他哥赵匡胤为他定的新夫人李氏还没有过门)和几个年幼的儿子(当时长子赵元佐也才10岁),都不是能商议承续大统这种惊天大事的人。可见"与家人商议"不过是赵光义想躲入府中的借口。

人只有在不确定,不知情的情况下,才会"大惊"才会"犹豫不决"。因此,司马光在这里已经表明的很清楚,太宗事先根本不知情,而且当王继恩告诉他时,他本能是"大惊""犹疑",躲如府中打算拖到天亮,宫门开了后再进宫证实。只是,在程德玄和王继恩的一再催促,一再表示事实的真实性,赵光义才最终决定进宫。

至于日后太宗会对宋皇后各种薄凉,也可以看出赵光义内心对宋皇后的不满和不屑。在自己兄长猝死的情况下,面对赵匡胤的尸骨未寒,宋皇后就为一己私利,竟不顾整个大宋王朝的命运而想传位给一个年仅18岁的少年,从而获得更多的尊荣,甚至是达到操纵幼帝的目的,而谋夺赵家江山,这是身为大宋王朝另一重要缔造人的宋太宗赵光义绝不可以容忍的。而且日后宋真宗、宋仁宗继位后,对宋皇后的评价以及其家族的冷漠态度(完全不是对待皇后家族的态度),就可以得知。

因此,历代正史《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四库全书》等,甚至文人笔记《宋论》等都没有怀疑过宋太宗继位的合法性,而且不认为是宋太宗弑杀了自己的兄长。所谓的斧声烛影不过是后代文人,在完全不了解何为"柱斧"的情况下而妄自揣度,而想象出来的谋杀。

其中,《四库全书》就针对"斧声烛影"的记载,进行了严谨的学术考证,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鼐、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续录》中"太宗即位"一条,李焘引入《长编》,启千古之论端,程敏政《宋纪受终考》,诋之尤力。然观其始末,并无指斥逆节之事,特后人误会其词,致生疑窦,是非作者本意,未可以为是书病也。"诸多史料记载,在太祖时太后杜氏死前,已立下约定,太祖百年之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太宗继位并不存在谋权篡位,罢黜反对光义继位的赵普,拥立光义为"晋王"也可窥见太祖对继位之人的看法。

据记载,一次太祖和太宗去看杜太后,太后问太祖:"你知道为什么你可以夺得天下吗?"太祖说":是祖宗保佑我啊!"杜太后摇头说,"那是因为后周的皇帝小,主少国疑,你才得以黄袍加身当上皇帝。所以以后传位,应该先传给你的弟弟光义,光义之后传给光美,然后再让光美传位给德昭,这样我大宋江山才可以永固。"太祖太宗于是叩头说:"一定遵照母亲说的做。"于是,杜太后命赵普起草了盟约,藏于金匮之中。

金匮之盟从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被公之于众后,被历代学者、史学界所公认。直到建国以后(公元1949年以后),才有现代学者对金匮之盟提出疑点,认为不符合逻辑。实际上今人不理解1000年前古人的逻辑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太祖的长子赵德昭已经不是"幼年"了,而且杜太后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赵匡胤什么时候会去世,怎么知道赵匡胤去世时,赵德昭就一定是幼子呢?"其实,宋之前五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不仅国土四分五裂,而且礼信等传统道德全部沦丧,中原王朝更是平均每3年换一个皇帝。杜太后去世时,仅仅是宋朝开国第二年,即建隆二年,那时根本没有人知道宋朝会统一全国,能成为一个长治久安的朝代。因此杜太后担忧宋朝重蹈后周的覆辙是完全符合当时现实的。杜太后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长命百岁,江山永固,但是五代的现实是,皇帝善终的很少,而且基本都是王朝第二代就被灭国,灭族,皇帝寿命过40的都不多。面对如此乱世,身为母亲的杜太后自然担心自己的儿孙会重蹈覆辙,落得一个身死国灭的凄惨下场,于是才提出在当时更为合理,且常见的"兄终弟及"。此外,在五代宋初的乱世中,并不是过了18岁,行了冠礼在人们眼中就不是"幼年"了。周世宗柴荣继位的时候30岁,朝臣依旧以"幼君"呼之,宋太宗赵光义继位的时候38岁,依旧自称"幼冲"。毕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特别是身在乱世的国家来说,30来岁的领导人都不算大。因此,杜太后死时年仅10岁的赵德昭(赵匡胤死时,他也才26岁)较之比自己大12岁的叔叔赵光义来说,自然一直是"幼年"。

需要注意的是:杜太后去世于宋建隆二年六月,仅仅一个月后,即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赵匡胤就正式封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为"开封尹"。五代时期的皇室成员,一旦被确立为京城的府尹,也就是相当于皇储,皇位的继承人。如后晋少帝石重贵,后周世宗柴荣,在继位前的实际职位都是"开封尹"。由此可见,杜太后的《金匮之盟》并非空穴来风。

最后,杜太后虽然在史书中素有贤名,但说到底,她也是个母亲。历史上,溺爱幼子,希望长子可以把王位或者皇位传给弟弟的太后屡见不鲜,如郑庄公的母亲,和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等等。因此,杜太后心存私心,溺爱幼子赵光义,希望二儿子赵匡胤日后能把皇位传给自己最喜欢的儿子赵光义也在情理之中。

喜欢请点赞,关注我,走进中华五千年历史。

主要题材源于百度百科,宋史。

历史风云激荡岁月

关键词: 的情况下 百年之后 烛影斧声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