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刘备驾崩后蜀汉先后爆发数起叛乱,诸葛亮因此感叹“益州疲弊” 世界播资讯

时间:2023-02-23 16:49:0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刘备在益州称帝后,发动夷陵之战,被打得大败。此时由于蜀汉开国不久,人心未定。对于一个新政权,军事上的失利往往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危险的便是内部的叛乱。

刘备兵败夷陵的消息传来,黄元据汉嘉郡起兵作乱,叛军火烧临邛城,成都为之震动。


(资料图)

这时诸葛亮已离开成都,成都守备空虚,防御力量相当薄弱。留守太子阿斗(刘禅)才十六岁,面对叛军突然发难手足无措。幸好治中从事杨洪沉着冷静,马上召集陈忽、郑绰等将军开会,商讨平乱事宜。

杨洪判断,黄元没什么本事,人品又差,干不了什么大事,不必担心。果然不出所料,蜀政府军人数虽然不算多,对付黄元却绰绰有余。黄元的部下没几个愿意为他卖命,一战即溃。黄元落荒而逃,乘船沿青衣江东下。早埋伏在南安峡口的陈忽、郑绰两将突然率舟师杀出,把黄元逮个正着,就地正法,斩首示众。

这场叛乱很快被镇压下去了,然而,这只是益州之乱的开始而已。

继汉嘉郡黄元叛乱后,南方大规模叛乱接踵而至。

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诸葛亮主政。此时蜀汉面临十分危险的局面,叛乱迭起,政权摇摇欲坠,后来诸葛亮回顾说:"此诚危争存亡之秋也。"

面对叛军的嚣张气焰,蜀军只有招架之功,毫无反击之力。

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等人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封锁边界,撄城固守。雍闿虽未能攻下永昌,但他指使同乡孟获煽动各地蛮夷造反。自汉代始,西南夷对汉政权时而归附,时而背叛,反复无常。一旦有风吹草动,西南夷总是闻风而动,成为一大隐患。刘备死后,西南夷更加轻视蜀汉政权,在孟获的鼓动下,纷纷扯起叛乱的旗帜。

除此之外,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巂郡夷王高定等人也见风使舵,起兵响应雍闿。

新兴的蜀政权风雨飘摇,对诸葛亮来说,这是考验他治国能力的时刻。

对于南方的叛乱,是出兵平乱还是休生养息呢?

诸葛亮在军事上采取保守政策,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蜀汉核心地带是四川盆地,天府之国,在农业上是很有潜力的。南方叛乱后,诸葛亮封锁各关隘,避免叛军突入,保护农耕区的生产安全,大力发展农业,种植粮食。经过几年的努力,百姓生活安定了,粮食储备也渐充足,国家度过最困难的一段时期,为军事力量的复苏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诸葛亮积极恢复与东吴的外交。由于有曹魏这个共同的敌人,孙权最终同意与蜀国和解并结为军事同盟。

与东吴结盟,对蜀汉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来自东吴的军事威胁解除;其次,孙权放弃支持以雍闿为首的蜀汉南方叛乱集团。这么一来,诸葛亮便可以腾出手,解决南方叛变。

建兴三年(225年),经过两年多的卧薪尝胆,诸葛亮的利剑出鞘了。

诸葛亮南征的目的,是平定以雍闿为首的武装叛乱集团,恢复蜀汉对南方的统治。诸葛亮采纳参军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方针,兵分三路,大举南征。

第一路由诸葛亮亲自率主力从越嶲郡出击,正面攻击叛军首领雍闿;第二路由李恢从益州郡出击;第三路由马忠从牂柯郡南下。这次进攻战前工作做到位,目标明确,故而进展十分顺利。在蜀军凌厉的进攻下,叛军大败,雍闿与另一名叛军首领高定全部战死,其他人一哄而散。

雍闿死后,其部将孟获收拢残兵败将,负隅顽抗。由于孟获在当地蛮族中有巨大的势力与影响力,只要让孟获口服心服地归顺,其他蛮夷都会跟着归顺的。于是诸葛亮下了一条命令:在战斗中不能杀死孟获,只能把他生擒。

于是便有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孟获七次被擒,他再顽固,也不能不佩服诸葛亮的耐心与宽容。最后一次获释,孟获不走了,跪在诸葛亮面前叩首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也。"他终于被打动,真心归顺并发誓永不叛反。由于孟获是叛军中最有影响的首领,他的反正对彻底解决南中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孟获武装集团投诚后,诸葛亮迅速挺进到滇池一线,兵锋所至,无不望风而降。益州、永昌、牂柯、越嶲四郡的叛乱,至此全部平定。

由上所述,可见蜀汉自章武二年(222年)?夷陵之败后,先后爆发黄元之乱、雍闿之乱、孟获之乱等,持续时间前后四年,蜀汉面临极其严重的危机,故而诸葛亮称之"益州疲弊",原因在此。

关键词: 天府之国 一段时期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