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焦点热闻】1958年,李鸿章的“尸骨”被挖出后,曾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示众

时间:2023-02-21 13:05:1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果按照文明的发展程度来讲,清朝应该是一个社会科技的鼎盛时期,但发展到最后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各个国家,其主要原因就是"闭关锁国",消息闭塞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尤其到了晚清时期,把本来是泱泱大国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即使是诸葛再世也难再扭转乾坤,当一些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清朝就注定一步步走向了灭亡,而在此时虽然有一些小"复兴"的状态,但也是昙花一现,更多的人记住的是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


【资料图】

李鸿章作为其中的主要负责人,他注定要背上骂名,百姓们都认为他是始作俑者,即使死后也不得安生。1958年,李鸿章的尸骨被挖出后,曾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示众,这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呢?让我们追溯一下当时的历史。

一、少年才俊受业名师

李鸿章并没有深厚根基的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是家族中第一个考中进士的人,与曾国藩同登道光戊戌纽福保榜进士112名,殿试三甲,之后开始在官场活动,算是为李鸿章日后的成长铺垫了一些基础。

李鸿章自幼非常聪明,并且也非常积极上进,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李鸿章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17岁时考中秀才,20岁时被选为"优贡",当时他的父亲已经在京任职,他在父亲的引见下又接触了不少官场中人,让他的眼界变得更加的开阔起来。

21岁时中举,不得不承认他少年才俊,在古代自从有了科举制度之后,有多少读书人都为了能够中举而读一辈子书,但结果都是名落孙山,而李鸿章21岁时就已经金榜题名,并且以年家子身份受业曾国藩门下。

可以说李鸿章以自已的实力,又搭上父亲为他铺垫的"快车",他这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并且接触了官场上的各界名人,对他的世界观形成起到了良好的启迪作用,高度决定视野,格局决定宽度,李鸿章以自已的经世之学赢在了起跑线上。

二、"翰林"变"绿林",愧疚了此生

1847年,24岁的李鸿章中了进士,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之后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人人都以为这个翰林是个拿笔杆子写史书的文官时,谁都没想到他竟然从"翰林"华丽变身为"绿林",到不是弃笔从戎,而是开始招兵买马组建团练。

之后李鸿章的仕途一直围绕着"军队"活动,从组建淮军到镇压太平天国,从平定捻军到组建北洋水师,一路走来取得了不少的政绩,而他的地位也越来越稳固,逐渐在朝中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的见多识广让他早早就提出了"海防论",预见性地组建了北洋水师,但是,清廷内耗众生,户部迭次以经费支绌为借口,要求停止添船购炮,自此,北洋海军的建设陷于停顿、倒退的困境,最终导致甲午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那时的清廷已经垂暮之年,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本想一心扶持清廷,奈何大厦将倾,并不是他一人所能够力挽狂澜的,接下来八国联军等侵略者占领紫禁城,慈禧外逃,就已经注定清朝灭亡的步伐了。

而李鸿章也是积劳成疾,因为心理承受过大的压力而病倒开始咳血,但他仍然坚持把清廷的损失降到最低,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之所以是这个数字,恰好是当时的全国人口数量,他想让每个人都记住这份耻辱。

《辛丑条约》签订后,国人声讨再起:"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此时的李鸿章已经病入膏肓,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于1901年9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在愧疚中了却此生。

李鸿章死后灵柩被运回合肥,葬于东郊大兴集,墓碑刻有"清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太傅一等侯李文忠公神道碑"24个字,之所以安葬在这里是因为李鸿章是包拯的踏实拥趸者,他的陵墓修建了十六个月,墓道用的石材都是从英国进口的耐火砖,异常的坚固。

无论是皇帝还是重臣,死后修建陵寝都是为了能够长眠于地下时能够安稳,但是真正能够安稳的也没几个,而李鸿章则更惨,任人怎样也想不到在1958年,李鸿章的尸骨被挖出后,曾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示众,其惨状令人心酸。

三、被盗墓挖尸游街示众

过来人都知道,在解放后曾经有过一段非常疯狂的时间段,被称作"大跃进",在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其中有一项就是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535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作为1958年实现"大跃进"的主要步骤,因此全国几千万人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四处修建所谓的钢铁厂冶炼钢铁,合肥自然也是响应号召。

他的尸骨已经遭受了这样的待遇,里面的陪葬品更是被一扫而空,就连李鸿章夫人陪葬的陀罗经被都被人拿回家成为了个人的床上用品,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陪葬品中有一把宝剑被省剧团借去充当道具。

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恐怕祖宗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但在那个狂热的年代,人人都是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状态,李鸿章这个"卖国贼"自然也逃不过那一劫。

小结

"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用古代的事情衡量不了现在,用现在的思维衡量古代也同样无法去验证是非,大多数时候人们的思想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否则也不会促进文明的进步。

只是有时候在特殊的年代里,会因为大环境而做出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回顾历史,很多名人的事迹都不能用是非、对错来评论。就像李鸿章一样,人人都知道他是"卖国贼",但在史书上仍然评价他"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参考资料:《默觚?治篇五》《清史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李鸿章墓地被划入了建造钢铁厂的范围内,刚开始的时候或许是出于对鬼神的敬畏没人敢动,但后来纷纷有人站出来痛骂他是"卖国贼",他的墓地影响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的进度,于是经过政府批准开始挖墓。

李鸿章的陵墓非常坚固,挖墓的群众用镐锄并没有挖动,后来又使用炸药,结果仍然没有打开李鸿章的墓室。最后有人出主意挖地道进去,于是,参与挖墓的群众从几十米之外开始挖地道,从地道钻进墓室,李鸿章的陵寝这才被人闯入。

李鸿章与夫人合葬在一起,二人的尸体都保存完好,陪葬品也排列整齐有序,据说"李鸿章穿着黄马褂,他的身旁放着一副眼镜、一块怀表、一个拐杖,身下垫着七枚金币,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摆放着",枕下还有一本亲笔写的自传。

但这只是刚发现李鸿章遗体的样子,之后有人提出,把这个卖国贼拖出来游街,马上得到狂热群众的响应,他们把李鸿章的尸骨挖出后,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示众,后果可想而知,李鸿章的尸骨最后散落而尽。

关键词: 北洋水师 为了能够 不得不承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