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他抬棺上殿,他冒死进谏,他的结局如何呢?_最新

时间:2023-02-18 17:51:1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岳飞曾说过:"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宋室何至南渡?"今天说的这位官员,既不贪财,也不怕死,真是做到了为国尽忠,死而后已!

不为五斗米折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源自陶渊明,而明朝清官海瑞也做过这样的事。

海瑞(1541年-1587年),字汝贤,海南琼山人。

海瑞曾做过南平县的教谕。古代的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一职。一次,一个御史来到县里办的学堂督察,教谕部门的官员一看来了大官,都纷纷跪在地上拜见,只有海瑞躬身作了一揖说道:"在御史台谒见御史,应当用属官的礼节,这里是学堂,是师长教诲生员的地方,不应当下跪。"

海瑞的腰够硬,也可见他的刚直,所以,海瑞自号刚峰,天下都称他为刚峰先生。

抬棺进谏

明世宗朱厚熜到了晚年,不理朝政,专心研究长生不老之方,大臣们没有敢进谏劝阻的。嘉靖四十五年二月(1566年),独有海瑞上疏,批评世宗斋醮误国,世宗看后大怒,把奏疏扔到地上,对身边宦官说:"快把他捉来,别让他逃了。"宦官黄锦在一边说:"这个人向来有痴名。听说他上疏时,知道自己冒犯当死,所以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在朝中待罪。所用的仆人也都遣散,所以不会逃走的。"

世宗听了,默然无声,过了一会儿,又捡起奏疏再读,一天看了几次,被感动的叹息。曾经对人说:"这个人可与比干相比,只是我并非商纣啊。"逮捕海瑞下到诏狱,追查鼓动海瑞上疏的人。过了两个月,世宗死了,穆宗立,海瑞才被放出。

刚直不阿,得罪上司

海瑞曾任淳安县知县。一次左佥都御史胡宗宪的儿子从淳安经过,恼恨驿站小吏招待不周,把小吏倒吊起来。海瑞派人抓住胡宗宪的儿子说:"从前胡公巡察所属各地,命令都不要办招待,你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子。"然后拿走胡宗宪儿子的钱数千,缴纳于淳安县钱库,又从速告知胡宗宪。胡宗宪也是无奈。

都御史鄢懋卿到淳安巡察,海瑞供应的东西非常少,鄢懋卿恼恨,于是嘱咐巡盐御史袁淳指控海瑞有罪。当时海瑞被任命升迁嘉兴通判,尚未到任,因袁淳的弹劾,改调兴国州判官。很久以后,陆光祖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才升海瑞为户部主事。

真正的清官

海瑞为官清廉,任职一方,为民造福,自己一生却甘守清贫。

海瑞在淳安做知县时,只是穿布衣,吃粗米,令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对人说过:"昨天听说海令为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

万历年间,张居正当权,也不喜欢海瑞,命巡按御史查查海瑞是否清廉。御史到海瑞家中,看到摆设非常寒酸,海瑞拿出喂鸡吃的粮食与御史吃,御史长长叹息离去了。

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月,海瑞病故于南京任上。他没有儿子,佥都御史王用汲去主持丧事,看到海瑞住所用葛布制成的帷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连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不禁悲泣伤心,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

海瑞去世的消息传出,南京的百姓罢市。海瑞的灵柩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洒酒祭奠痛哭不止的人群长达百里。

海瑞是不是真正的清官呢?

关键词: 佥都御史 不为五斗米折腰 海瑞上疏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