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元和中兴后,大唐为什么再次走向灭亡?原因出在这里!

时间:2023-02-17 19:01:5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自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一夜之间极盛而衰,后经过了几代皇帝的努力,才平息这场叛乱。然而,这场叛乱后留下的弊端才是让大唐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那就是藩镇割据。


(资料图)

如果用一个朝代来形容后期的唐朝,我想春秋战国就最好的映照。安史之乱结束后,朝廷元气大伤,同时对各个藩镇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弱,导致各个藩镇越来越猖狂,一点不把太子和朝廷放在眼里。所以不论皇帝还是大臣,都想着要削藩,而这一切都要从唐德宗说起!

其实,唐德宗和唐玄宗十分相似,早期执政时善于纳谏,颇有一些中兴的气象。但是到了晚期,德宗虽然有心重振大唐,志在削藩,但也开始任用宦官和奸臣,并将宦官派去做监军,使得早期执政成果付之一炬。

最终忙活了好多年,仗不停的打,钱不停的花,却又回到了原点,朝廷不得不再次向各个藩镇妥协。

到了唐宪宗执政时期,可以说是后期唐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没有之一。唐宪宗有点李世民的影子,自始至终都善于纳谏,并且任用贤臣,开创了元和中兴。

早期的唐宪宗和唐德宗一样,都十分有作为,并都志在削藩,重新恢复唐朝大一统局面。不同时是,唐宪宗能听得进去劝谏,特别是在削藩上。当时,为了能控制军队,皇帝都将心腹宦官派去做监军,这几乎都成了不成文的规定。

但是在这种制度下,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大多数宦官基本没受过教育,更别说指挥打仗,要他们监军虽然安了皇帝的心,却寒了前线将士的心。到了前线后,宦官都瞎指挥,经常咋咋呼呼却拿不出作战方案。

这就是前几任皇帝削藩的弊端,而唐宪宗虽然也这样做,但是在李泌的劝谏下,他毅然下令所有监军立刻回朝。结果没有了宦官的瞎指挥,很快就平定了各个藩镇,开创了元和中兴。

虽然这都是表面的和平,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也是继开元盛世后难得的中兴局面。

然而在唐宪宗的晚年却和李世民一样,大兴土木,盛奢靡之风。没过多久唐宪宗驾崩了,这也算是最好的归宿了,要不然他很可能步入唐玄宗和唐德宗的后尘,留给后世如两极分化般的评价。

元和中兴后,如果唐穆宗能像他爹早期一样志在重振大唐江山,那么唐朝也不会走向灭亡。可惜,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如昙花一现迅速凋零,因为唐穆宗根本就是个胸无大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皇帝。

唐穆宗执政期间,不仅大兴土木,还经常把国库里的钱财赏给那些唱戏的戏子。等到要平叛时,却拿不出一点军费。既然皇帝都这样,不思进取,那么下面的大臣也都投其所好。萧俛、段文昌既无远见,也没才学,却当上了宰相,可见唐穆宗荒唐到什么程度。

其实,在唐朝后期的皇帝里,有能力振兴大唐的不在少数。但是他们大多亲信宦官,甚至让宦官掌权、做监军才导致削藩失败,最终走向灭亡。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旧唐书》

关键词: 安史之乱 不思进取 大兴土木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