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前沿资讯!韩信被骗进吕后宫中诬杀,临死前喊出三个字,如今年轻人常挂口头

时间:2023-02-15 11:59:3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引言


(相关资料图)

刘禹锡曾在《韩信庙》中这样描写韩信:"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足以可见对韩信的评价之高。纵观韩信一生,可以说就是一部热血激昂的男儿奋斗史。贫民出身的韩信从一个身无长物的穷小子成长为统帅三军的名将,他在这期间付出了多少努力想必也非常人所能及。

韩信出身寒微,家中常常连最基本的温饱都不能解决。既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也没有显赫的背景做保护,这都使得韩信在早前常被人冷眼相待,甚至还受到了不少的嘲笑凌辱。在古代,对于男子最重要的便是尊严,若是尊严被人任意践踏,就再难抬起头来。

01

根据《史记》记载,我们可以知道韩信曾经经受过"胯下之辱",这一事件的发生,无疑于是彻底摧毁了韩信作为男人的尊严,他也因此起过轻生的念头。幸好那时有一位老妇人见到韩信意志消沉,便告诉他男人应该要学会忍辱负重,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不会被这一点小挫败而击垮的。

韩信听了老妇人这番话后豁然开朗,又重新拾起了生存的信心。随后,立志要建功立业的韩信就对当时的局势几经分析,最终选择投到了名震四方的西楚霸王项羽门下。但是项羽此人枉有过人天资,却过于刚愎自用,对于前来投奔他的韩信,并没有重用。而韩信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抱负,却难得到施展,心情十分的苦闷。

正在韩信怏怏不快之际,萧何出现了。在萧何的牵线之下,韩信放弃了项羽,转投到了刘邦的帐下。刘邦一向对人才非常重视,因此韩信到了刘邦帐下后,很快得到了刘邦的礼遇。在很多次战役中,刘邦都请教韩信来为他指点,韩信也就这样渐渐地从一位小将,成长为一位可独当一面的大将军。

02

自己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展露后,韩信狂妄自大,便渐渐开始端起架子来。韩信仗着刘邦对自己的倚重便有些自负,曾屡次在刘邦命令他出征时,向刘邦提出要求。他认为,自己既然付出了,就必然应该要得到同等的回报,丝毫没有想到刘邦是君,他是臣。不过,当时忧心战事的刘邦也顾不得韩信的无礼,只得先答应他的要求,催他快快出征,但心中对于韩信的厌恶却日益加深了。

《史记》记载:"功高震主者身危险,名满天下者不赏。"自古以来,从不知道掩盖自己锋芒的功臣,最终都会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对韩信早已心生不满的刘邦,更是无法容忍这样一个对自己毫无敬畏之心的"功臣"。在楚汉之争时,韩信凭借一己之力挽回了刘邦的颓势,得到了天下百姓和士兵们的爱戴和崇敬,这更让刘邦的心中增添了几分对韩信的忌惮。

后来,刘邦打败项羽,成功地建立了大汉王朝。随后他便开始大封功臣,而韩信也被他封为了诸侯。但暗地里,刘邦对于韩信的猜疑和忌惮没有丝毫的减少,他担心战功赫赫的韩信有一天会把自己从皇帝的宝座上拉下来。一日不除韩信,刘邦便无法安枕,于是他开始筹谋清除韩信的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部署之后,刘邦和萧何两人联手,诬赖韩信想要以下犯上,又同吕后制定了一个计划,把韩信骗入宫中,从而彻底地将他铲除。

在这之前,韩信帐下的人对于刘备的意图早就有所察觉,他们纷纷劝谏韩信举兵起义,但韩信却断然地拒绝了他们的提议。因为韩信虽然有些自尊自大,但却从来没有过造反的异心,所以不管手下的人怎样劝说他,他都始终不为所动。当其已经被送上断头台时,他非常后悔没有听从自己副将的谏言。悔不该当初的韩信在自己临死之前把自己的不满和怨恨皆化成了三个字:"我不服!"喊了出来,而这也是韩信生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就这样,韩信因为功高震主被刘邦诬陷杀害。

结语

《乌江项王庙》有这样一句:"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自古帝王的猜忌心就是悬在功臣头上的一把尖刀,纵然韩信忠心耿耿,一生征战天下,为刘邦打下了一片大好江山,也无法使得刘邦放下对他的戒心。而韩信的枉死,也一直被后人讨论,临死前所说的"我不服"三个字,也被现代许多年轻人时常挂在口头上,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

参考资料:

《史记》《乌江项王庙》

关键词: 功高震主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