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大明王朝经营日久的辽沈防线,为何也会被努尔哈赤攻破?

时间:2023-02-13 20:45:3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公元17世纪初,大明王朝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万历朝后期的所谓"三大征"几乎耗尽了明王朝的军力与财力,社会内部的矛盾不断激化,本就危机四伏的边疆更加摇摇欲坠。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混一东北各族,在辽河平原之外建立了统一的女真政权,对大明王朝在东北200余年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挑战。然而,大明朝在辽阳与沈阳一线经营日久,防备力量充足,努尔哈赤如何能够一步步突破这条战线,席卷辽河平原呢?

01 外围的步步蚕食

在公元14-16世纪的长期经营过程中,明朝政府始终将辽河平原作为自己维系东北统治的基地,因而在辽河平原与松辽平原、辽东山区之间设立了非常密集的边堡防御体系。如成化年间明政府曾经从开原、铁岭经抚顺至鸭绿江,沿线修筑边墙。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李成梁展筑宽甸六堡(宽甸、长甸、永甸、大甸、新甸、张其哈喇甸子),移民实边垦殖。这些举措的都有效的压制了建州女真的生存空间,也成为了其发展必须斩断的枷锁。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前后,对辽东边墙内外的土地进行大肆吞噬。由于自身军事实力的削弱,明朝被迫压缩战略缓冲地带,"弃地啖虏"。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起,总兵李成梁陆续将新拓宽甸等堡放弃,徙编民六万家于内地。

随后,抚顺南部的东州马根单、清河、碱场、叆阳等地也被明朝主动放弃,边堡居民的房屋被烧,牲畜被抢,"饥冻死者万余人"。努尔哈赤利用自身的战略优势对明朝造成的战略威慑,成功迫使明朝放弃了辽沈防线之外的缓冲区域。

02 立碑划界

为了让明朝军民对建州女真占地的事实予以承认,努尔哈赤还采用强行树立界碑的方式了彰显自身的"领土主权"。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努尔哈赤在抚顺、清河、宽甸、瑗阳等四关口树立了界碑。他祭天发誓,且刻字于碑上:"你中国,我外国,两家一家","抚顺以南至江沿,九百余里,边疆无有存案。"其意图明显是为了混淆所谓的疆土概念,将它所侵占的明朝领地说成是毫无争议的建州领地。

03 徙都歼敌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将都城从早期的费阿拉老城迁到了更为方便西进辽沈的赫图阿拉(兴京老城)。大张旗鼓的建国立号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建国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是对明朝政府的直接挑衅。两年之后,努尔哈赤更是以"七大恨"直接向明政府宣战,直接攻占了明朝辽沈防线的核心边城抚顺(这也是明朝丢失的第一座边境城市)。

努尔哈赤的这场战略布局虽然看似是希望打开辽沈防线缺口经略辽河平原,但其更重要的目的是想通过抚顺的丢失来刺激明朝的军事神经,从而引诱明朝大规模有生力量进入有利于自己辽东山区进行全歼,从而免于对明朝辽沈防线的逐个击破,一击而竟全功。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对辽东的经略既有前期的地缘削弱,又有中期的心理作战(疆界划分),最后又通过运动战全力歼敌于一役(萨尔浒之战)。如此心机智略,东北尽入其手亦不足怪。

关键词: 努尔哈赤 建州女真 努尔哈赤在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