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晚清后十年,每年都被列强宰去三千万两,可财政收入却大幅增加-环球快看点

时间:2023-02-06 17:59:4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

晚清挨打次数多,每次挨完打都要签不平等条约,内容除了割地就是赔款,赔到没钱就向列强借债。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外债”还不算重,自从签了《马关条约》后,“外债”如大锅般扣来。为了支付《马关条约》的赔款,清政府向俄法、英德三次举债,名义上借了三亿两白银,实际到手两亿六千万两,连本带利要在45年内还完,还要以中国的海关与江南的厘金做抵押。接下来的“庚子赔款”更是一笔“阎王债”,清政府签下《辛丑条约》,连本带息赔给列强超过十亿两白银,海关盐政等财税项目更是被统统抵押出去了。

晚清最后十年,清政府每年亏空3000万两白银—落后何止要挨打,还要挨宰。虽说每年都挨宰,清政府财政收入飙升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这节节攀升的收入,真的都来自实业投资热潮推动的工商业建设?其实更大头的,是来自对百姓的盘剥。

最常规的盘剥是田赋。清朝末期最常见的操作方式,就是在田赋上附加“地丁银”或“漕粮”,这个附加数额每年都不同,但一加就是巨额数字。比如1901年,四川的“地丁银”高达100万两。这还只是清政府收到的数字,中间被多少官吏中饱私囊的,更是个无法统计的数字。“厘金”也是晚清的常规敛财招数,四川的厘金从1895年到1901年,平均每年加抽30%,直隶烟酒的厘金每年加抽30%到60%。而多收的部分当然是加在百姓头上。

更简单粗暴的招数当属捐税。晚清百姓从锅碗瓢盆到养驴养马,样样都要交捐税。如此横征暴敛,自然惹得民间反抗四起。清末发生的“抗捐抗税”的“民变”竟多达483次,广东一些地方的农民甚至以死抗捐。“有钱”的大清背后,是无数百姓倾家荡产的血泪史。

不过,别管钱怎么来的,大清总算是收入增加了。倘若这些钱财用在富国强兵上,大清朝就算苦几年,也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晚清最后十年,“实业”“练兵”等大事也红红火火,似乎这钱花得值。但近代人物曹汝霖戳穿了其中的画皮:当时的海军大臣载洵去英国商谈购买新式军舰,如此国防大事,载洵不问兵舰,反而先向英方询问给多少回扣,结果是“声名狼藉,贻笑中外”。

如此闹剧,放在清末政坛上都算是正常表现。晚清的“铁帽子王”奕劻权倾朝野,却把政务做成了“生意”,各级衙门要职都成了明码标价,每次只要有职位“空缺”,他立刻出手“炒作”。上梁如此,下梁当然各种歪,地方官也多是“外托举办新政之名,其实尽饱私曩”。一群大小蛀虫上下其手,清王朝越有钱,越给这些蛀虫送肉,直到瓤子被蛀空。

如此折腾,大清的钱再多,又有多少能用在正路上?于是,“越来越有钱”的清王朝就这么迅速腐败下去,到了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大小官员都吓破了胆,纷纷把钱存进汇丰银行,不料银行里的中方雇员竟开了些假收据,把这些不义之财据为己有。只这一招,就不知让多少“蛀虫”倾家荡产。而早已被蛀空的大清朝,也在这类闹剧后不久黯然退场。

有趣,有料,有深度作者|张 嵚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关键词: 财政收入 倾家荡产 明码标价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