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环球今亮点!鲜为人知的蓟州兵变:戚家军惨遭屠杀,大明朝自此陷入深渊

时间:2023-01-23 17:48:0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一、戚继光与他的戚家军

从成军开始,戚家军经历了血与火的锻造,血战倭寇,平定倭患,合剿内患,移师蓟辽,出征朝鲜,抗击北虏,戚家军的足迹走遍了大明朝的南北。这是一支钢铁一样的军队,从成立以来,他们未尝败绩,斩敌高达十五万余人。


(资料图)

对于明朝而言,戚家军不仅意味着一支精锐部队,它的存在,是明朝先进的军事装备的象征。在戚家军当中,装备了大量的神威将军炮、佛郎机炮、大口径加农炮,士兵们几乎人人装备鸟铳、铁甲,其装备先进程度是毫无疑问的东亚第一,世界前列。

二、蓟州兵变

作为明朝的"样板军",戚家军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万历中兴时期,只要是大型战役,基本上都有戚家军的身影,比如援朝抗击倭寇之战中,拔得头功的就是戚家军。

对于戚继光和戚家军,万历起初也是心爱得紧,戚家军的火器装备能如此多,体现的正是朝廷对于戚家军的重视。

被屠杀的原因是戚继光调往北方的三协南兵"聚躁兵变"。戚家军是南兵的核心,戚继光将南兵调来,正是想让他们作为"师范",供其他军队学习,并留作蓟州抵御倭寇和北虏的预备队。

这样一支重要的军队发生兵变,按理来说应当是天大的事情,可奇怪的是,官方史书并无过多记载,《明史》就没有提到过此事。只有一部分当朝史,记载了零星半点。

比如《神宗实录》中记载:"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朝鲜方面的史书也提到了这件事,但也是一句话概括。

按照这部分有限的记载,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本次兵变的起因是防海兵"要挟双粮","鼓噪兵变",结果是"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

关于本次兵变中被杀的南兵人数,史书记载百人到千余人不等。但是根据南还重新招募的人数与朝鲜方面的记载相对应来看,这次兵变的结果是三千多人的蓟州南兵营人数减半,死亡人数接近两千。

三、蓟州兵变的背景和真正起因

朝廷宣布蓟州兵变的起因是士兵们由于不满粮饷,聚众兵变,然而这个说法存疑。

蓟州是戚继光在北方的重要据点,万历年间,戚继光于此地驻扎,经营多年,担任这里驻防的也基本上都是南兵。为了打造一条强大的防线,戚继光在蓟州的军队中装备了大量的火器装备。倾注如此多的心血,戚继光不可能对南兵缺饷。

南兵不满的,实际上是南兵和北兵的区别对待。

对于朝中反对张居正的官员们来说,戚家军和南兵就是张居正留下来的遗产之一。对于张居正的东西,反对派一向是不看对错,一律废除。所以,万历二十三年,张居正已经死了十几年,对于他的批斗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南兵在这个时候也就处于一个难堪的位置。

除此以外,辽东的军事集团对于南兵也十分不满。辽东的守卫一直是辽东的军事集团负责,到戚继光崛起以后,南兵竟然能作为"师范"移师辽东,并"染指"辽东事务,地位逐渐赶上甚至超过北兵,这是辽东军事集团不能接受的。

张居正在的时候,权倾朝野,辽东军事集团无法打压南兵,等到张居正被清算,戚继光被打压,南兵就成了"孤儿",任人打压了。

蓟州兵变的南兵主要是参与了平定朝鲜倭寇的南兵,他们在朝鲜战场上身先士卒,取得头功。按照朝廷的许诺,出征外国的士兵可以获得双倍赏钱,取得头功的部队则可以获得朝廷的赏金。

可是当南兵打完仗后,却发现不仅赏金没有拿到,连双倍军饷也没有下发。这是明军已经实行多年的惯例,如今南兵却享受不到,这显然是对南兵的歧视和打压。

蓟州兵变表面上是一起因为军饷而导致的兵变,实际上却是党争的延续和南北军的对立。从张居正被清算,戚继光被南调后又渐渐离职,以戚家军为核心的南兵就不可避免的遭到打压。可怜戚家军百战之师,就这样成为党争的牺牲品。

四、蓟州兵变的影响

对于当时的朝廷而言,蓟州兵变就好像是河面上的一朵小浪花,不值一提。然而,蓟州兵变实际上却意味着张居正、戚继光留下来的遗产逐渐被清算,戚继光费尽心血打造的蓟州防线毁于一旦。强悍的戚家军和南军逐渐沦为朝廷的边缘军队,辽东军事集团掌控了边防的主导权,并吸干了本就虚弱的明朝。

张居正的改革利弊不好评说,但没有疑问的是,朝廷党争对于戚继光和戚家军的波及以及万历皇帝对于南北军事集团平衡的不重视,将大明朝彻底推向了深渊。

参考资料:《神宗实录》

关键词: 军事集团 二十三年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