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焦点消息!武仙,聚众20万被金哀宗视为救命稻草,孟珙成为其幻想毁灭者

时间:2023-01-22 21:00:4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南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曾经占据中原之地的金国被崛起的蒙古追着打,金哀宗两次迁都,从今天的开封一路跑到了汝南县,而自从蒙金三峰山之战后,金国最后一波所谓的精锐部队被打垮,亡国在即,按理说金国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蒙古人身上,但是在这一年,宋金双方的地方部队发生了大规模战争,割据今南阳一带的武仙号称聚众20余万,是金国末期最强的势力集团了,也是金国最后的希望,但是武仙的势力被孟珙击溃,金国想要存活的最后幻想也破灭了。

这里首先要说一下,南宋在面对蒙古灭金的战争时,是不是昏招频出,我个人认为昏招频出到不至于,毕竟南宋对于金国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靖康之耻不是说时间就能淡化的。


【资料图】

而且在蒙金战争中,南宋跟多的是想当一个旁观者,坐视二虎相争,自己趁机渔翁得利,所以当初蒙古拖雷想要借道攻金,南宋是没有答应的,是拖雷强行武力攻取宋军关隘,变相借道了。

至于最后南宋执行了联蒙灭金的策略,那也是金国自己作死,金宣宗南迁后,不思和南宋联合,而是寄希望于从南宋抢夺生存空间,在北方和蒙古交战同时,大举南下攻打南宋,想要宋金联合总要双方都有意愿吧,金国这态度,算是把争论不休的南宋朝廷打成了只有一种声音。

况且南宋彻底执行联蒙灭金策略的时候,金哀宗已经逃到了蔡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汝南,亡国在即,联合金国对抗蒙古,和南宋独自面对蒙古没什么差别了,莫不如趁机灭金,夺取充足的和蒙古对峙空间。

话说回来,看看武仙是如何成为金国最后一棵救命稻草的。

金宣宗在迁都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后,金国不可避免地放弃了黄河以北的大片疆域,到了金哀宗时期,西据潼关,东据黄河,金国紧靠残存的河南一代只能暂时延缓蒙古南下的步伐。

在拖雷强行借道宋境,从邓州一线出击,绕过了金国重兵补防的潼关黄河一线,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等人率部抵御拖雷所部的进军,原本金国的计划是先灭了拖雷,在回师抵御北线的蒙古部队,但是三峰山一战,金国主力部队被蒙古击溃,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等人逃到钧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后来城破被杀。

当时参加三峰山之战的大部分金国将领,要么被俘,要么被杀,但是武仙是一个例外。

《金史.武仙传》仙从四十余骑走密县……遂走南阳留山,收溃军得十万人,屯留山及威远寨。立官府,聚粮食,修器仗,兵势稍振。

不知是当时战场混乱还是因为武仙早有预判,没有和败亡的金军一起逃入钧州城,而是跑到了密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新密,这让他从金国最后主力军团覆灭的危机中侥幸逃生。

同时他选择了远离蒙金战场的南阳作为东山再起的根据地,很快他纠集了十数万人。要说武仙也是有两下子的,他找到了快速收拢残部以及流民的办法,那就是控制粮食。

当时他手里可是没什么钱财的,应该是靠收拢溃兵,进而掌控南阳一带的粮食,之后设立官府,平息混乱,可以说在乱世中,一个相对稳定且有粮食吃的地方,必然会吸引大批流民涌入,而这也是武仙可以快速从战败中崛起的关键。

《宋史.孟珙传》仙时与武天锡及邓守移剌瑗相掎角。

《后村先生大全集·孟少保神道碑》天锡者,邓人乘虏乱聚众二十万为边患……仙,真定人。 聚众亦二十万。

同时武仙和邓州的移剌瑗和唐州(今唐河)的武天锡呈相互掎角之势,在这一带,金国势力算是暂时站稳了脚跟。

《后村先生大全集·孟少保神道碑》里所说的这一代金国势力可是不知20万,武仙和武天锡都各自聚众20余万,这还不算上移剌瑗所部,但是考虑到这里面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但是综合来看,当时武仙主导的南阳一带金国势力(武仙被金哀宗任命为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河南行省)聚众20余万还是可能的。

但是要说的是,20万人不代表就具备20万人马的战力,金国主力部队早就在多年来和蒙古人的战争中消耗殆尽,武仙所拉起的队伍主要成分就是溃兵和流民。

溃兵是三峰山之战中的一部分败兵加上蒙古军队行军路线上各城池的败兵,流民也是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所以说就算有20万人,武仙统辖的金国残余势力,战力也是不强的。

不过即便这样,武仙也的的确确成为金国最后的救命稻草了,金哀宗从汴京逃出来,先迁都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又迁到蔡州(今河南汝南),面对蒙古大军,金人丧师失地,毫无抵抗之力,等到了蔡州,金哀宗带着几乎是流亡状态的金廷,自然需要足够的军事力量保护,而距离蔡州不远的武仙集团一个不错的选择。

后来武仙只能乔装逃走,但是尴尬的是,在武仙北逃途中被蒙古人抓住了,难逃被杀的命运,至此武仙西夺川蜀的计划破产,而在蔡州苦苦遥盼佳音的金哀宗也是彻底死心了,连武仙这样他本不想依赖的人也败亡了,面对国之将亡的困局,他也是无能为力了。

总的来说,武仙侥幸从三峰山之战中逃生,而后跑到南阳一带聚众再起,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南阳一带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军队,加之他聚拢的部队以溃兵和流民为主,战力不强,虽说屡次被金哀宗征调,但武仙有自己的小算盘,不打算成为金国的殉葬品,面对蒙古大军越发逼近,他只能选择了还有一丝希望的夺取川蜀计划,但是,他面对的是南宋后期名将孟珙,他完全不是孟珙的对手,西进夺取川蜀的春秋大梦,最终被冰冷的现实摧毁了。

参考资料《宋史.孟珙传》《后村先生大全集·孟少保神道碑》《金史.哀宗本纪》《金史.武仙传》《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六十七》

只是武仙也不是一个甘心为金国殉葬的人。

《金史.武仙传》十一月,遣刑部主事乌古论忽鲁召仙,仙不欲行,乃上疏陈利害,请缓三月,生死入援。

二年正月,仙阅兵,选锋尚十万,璠曰:"主上旦夕西首望公,公不宜久留于此。"仙怒,几杀璠。璠及忽鲁剌还归德,仙乃奏请诛璠,哀宗不听,以璠为归德元帅府经历官。

当初汴京被围的时候,金哀宗让武仙率兵救援,他就没有去,而且表明了立场,叫"上疏陈利害",说白了就是找出了所有对及时出兵救援汴京的不利因素,展现了自己"忠臣"的一面。

而在金哀宗从汴京出逃,跑到归德府的时候,金哀宗派遣魏璠去召武仙驰援归德府,当时魏璠在武仙一次军事作战失利时收拢溃兵,这让武仙认为魏璠有夺权的意思,所以想要杀了魏璠,而且对于东进救援归德府的事情也是表示不感冒,等到魏璠回到归德府,这次不谈领兵勤王的事情,反而是要求金哀宗杀了魏璠,这就是告诉金哀宗,现在是我说了算。

所以在金哀宗逃到蔡州,再次征调武仙率兵护卫的时候,武仙提出了一个对自己对金哀宗都有利的计划,那就是蒙古人打不过,可以打南宋啊,由南阳一带西进,进取南宋的川蜀之地,之后再考虑把金哀宗乃至逃命的金廷迎接到川蜀,这样的话,以川蜀为根基,尚可于蒙古相抗,同时把蒙古的军事压力转嫁到南宋身上,这计划是多么的完美。

可是从中可以明显看到武仙的个人私利考虑,当时蒙古军队向蔡州方向突进,自己去蔡州那就是找死,而蔡州被破后,自己也就是蒙古人的下一个目标,所以莫不如让蔡州附近的金军暂且抵挡蒙古军队,给自己创造相对足够的时间去扩张生存空间。

要是真的拿下川蜀之地,武仙完全可以自立为王,就算真的迎接金哀宗入蜀了,那金哀宗也就是个傀儡,所以说西进,夺取蜀地,这对武仙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而对于金哀宗,这也就是权宜之计了,总比沦为亡国之君要好。

《金史.武仙传》众未及应,即令戒行李。取淅川溯流而上,山路险阻,霖雨旬日水湍悍,老幼溺死者不可胜数,粮食绝,军士亡者八九。

再者,当时武仙临时拼凑起来的势力集团也早已陷入到了缺粮的问题中,他曾向当时的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寻求借粮,但是没能得逞,而到了蔡州金哀宗发出救援信息后,武仙手下的金军将士还是希望东进救援蔡州的,武仙就安抚部众,说出了要吸取川蜀作为根据地的计划,并在部属没有做出应对前,仓促整军西进了。所以说西进夺取川蜀之地,一开始就是武仙乃至金哀宗绝望时期的幻想。

在这个背景下,驻防在枣阳,崛起于金宣宗时期发动的宋金战争的孟珙,成为了武仙幻想的毁灭者。

孟珙的战场预判能力强于武仙,屡屡察觉到武仙的军事动向,结果就是武仙西进计划,屡屡受挫,折损将士,到最后只能凭坚固守。

《宋史.孟珙传》犯光化,锋剽甚......珙逼其垒,一鼓拔之,壮士张子良斩天锡首以献。是役获首五千级,俘其将士四百余人,户十二万二十有奇。

武仙派遣武天锡攻打光化军(今湖北丹江口市),记载称敌军兵锋强势,这不会是夸大,毕竟武仙是真打算占据川蜀的,那是他唯一可行的活路,虽然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不也是常说嘛,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所以这第一战,必然是武仙最有气势的一战,其部众战意也是正浓的时候。

那么他为何要打光化呢?这是武仙势力所在范围决定的,长江中游的京湖地区是南宋防线的重点区域之一,所以南下打那送的京湖之地,再沿长江西进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毕竟那是南宋重兵防御的区域。

武仙就只能绕道进入川蜀,也就是沿汉江西进,那么打光化就是第一步,这样武仙可以率部沿汉江西进,先打汉中再入川蜀,这样虽然更加困难,但是好歹有一定的可行性,即便在他出征时,后方有被京湖地区宋军袭扰的问题,只能说,到了那个时候的武仙,任何微乎其微的可能都要去尝试一下了。

但是武仙首战就战败了,还折损了武天锡,这绝对是对武仙的当头一棒,首战打光化应该算是整个西进川蜀计划相对容易的一战,可是被孟珙率部一次冲击就击垮了,此战孟珙也是收纳了很多当初依附于武仙的流民。

之后孟珙猜到了武仙会分兵攻打襄阳,所以提前布置。

《宋史.孟珙传》有顷,金人犯吕堰,珙喜曰:「吾计得矣。」亟命诸军追击吕堰,进逼大河,退逼山险,砦军四合,金人弃辎重走,获甲士五十有二,斩首三千,马牛橐驼以万计,归其民三万二千有奇。

当时史嵩之和孟珙联系的时候,就提过武仙的下一步军事行动,武仙虽暂且驻兵在光化一带,但是孟珙猜到武仙会打襄阳的注意,毕竟武仙在光化进攻受挫,的确是需要改变局势的被动,那么南下攻打襄阳,调动宋军部署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 三峰山之战 救命稻草 蒙古军队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