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全球最资讯丨浅谈南宋初年苗刘兵变的起因,解读苗刘兵变对南宋的影响

时间:2023-01-17 18:54:2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前言

南宋建炎三年,御营将领苗傅和刘正彦发动兵变,诛杀了宋高宗赵构的宠臣王渊、康履等人,并成功胁迫宋高宗禅位给年仅三岁的太子赵隽,在南宋君臣的相互配合之下,最终苗刘兵变被镇压。苗刘兵变是南宋建国之初发生的一次严重的军队哗变事件,它不仅是南宋抗金斗争的转折点,同时它也是南宋统治集团的一次大洗牌。

这次兵变让南宋统治集团意识到,面对金人入侵,一味的妥协逃跑是不得人心的,只有积极抵抗才能得到天下民心,南宋政权也才能真正得以安定。这次兵变,让南宋初年的投降派遭受重创,主战派重新洗牌南宋政局,以吕颐浩、张浚为首的宰执大臣们一举扭转了自靖康之变以来的媾和心态,并从此开启了与金军正面交锋的时代,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才能涌现出了岳飞、韩世忠、刘锜、吴玠、吴璘等抗金名将的横空出世。今天咱们就解读一下苗刘兵变的起因,以及这次兵变对南宋朝廷以及赵构本人产生了什么影响?苗刘兵变的起因,多方面作用的产物


【资料图】

作为苗刘兵变的主角,苗傅和刘正彦都是宋高宗赵构的御营亲信将领,比如苗傅从赵构在应天府继位就开始跟随赵构了,那可是根正苗红的嫡系部队。而刘正彦也是宋高宗的爱将,刘正彦出身于大宋西军,他父亲刘法原就是与种师道将军齐名的西军大将。刘法战死后,刘正彦作为忠烈子弟自然时刻都被人高看一眼,御营都统制王渊因此任命他做了御营右军副都统制!

可以说这二人已经跻身于国家统治者的身边,荣华富贵享受不断,属于既得利益者,那么他们俩为何会铤而走险去发动兵变呢?

一、宋高宗及宰相汪伯彦、黄潜善一味地妥协逃跑不得人心

宋高宗赵构继位时,年仅二十岁,胆力有余智谋不足,因此朝政大权实际掌握在汪伯彦和黄潜善两位宰相手中,这二人都是十足的"投降派"。面对金军的大举入侵,不思积极抵抗,只知道一味的逃跑,从"东京"汴梁跑到"南京"应天府,然后又从应天府跑到了长江边上的扬州,并且准备随时渡江南撤到杭州!

方高宗初政,天下望治。伯彦、潜善逾年在相位,专权自恣,不能有所经画

从赵构一行的南逃情况上来看,似乎中原遍地都是金军,南宋朝廷是因为无法在中原立足才逃亡江南的!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当时的中原在东京留守宗泽的经营下,形势一片大好,岳飞当时就在宗泽的麾下跟金军打的火热朝天,可是高宗君臣畏敌如虎丝毫不顾宗泽的苦苦哀求,放弃了收复中原的大好机会!

最终,宗泽抱憾而死,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完全放弃宗泽经营中原的计划,导致金军全面占领了中原。当时很多人北方人都逃到了南方避难,这些人是心系故土的,他们时刻希望朝廷能打回老家去,尤其是军中,大部分都是北方人,背井离乡妻儿离散,这怨气可想而知!

二、王渊巴结宦官上位,引发御营诸将不满

普通士兵的怨气还可以靠军官来压制,可是御营诸将一旦闹起了情绪就十分麻烦了!当时的御营最高统帅是都统制王渊,此人也是出身西军的一员大将,攻西夏平内乱立功无数,但是自从王渊扈从圣驾之后发现,原来还有一条比战功还有用的升官渠道--交结内侍。

建炎初年,南宋朝廷表面上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赵构、宰相汪伯彦黄潜善、御营总领刘光世等人,实质上却不是这样的!南宋最有权力的一群人其实是一群死太监,比如康履、燕珪、高邈、张去为、张旦、陈永锡等,这些康王府出身的宦官们才是赵构的铁杆心腹,相比于文武百官,赵构最熟悉的是这些太监,最信任的也是这些太监!

因此,王渊积极巴结太监群落中的"大哥大"康履,送房子送地还送美女,把这些太监们伺候的舒舒服服。王渊开始被屡屡提拔,先是御营都统制,再是枢密副使,虽然是副的,但是王渊确实掌实权的副职,他可以定战守之策,也可以任免将领,调兵权与领兵权兼具一身,神气十足!

统制苗傅等切齿曰:"此辈使天子至此,犹敢尔邪?"傅幕客王世修亦疾中官恣横,以告武功大夫刘正彦,正彦曰:"会当共除之。"王渊跻枢筦,正彦以为由宦者所荐,愈不平,谋遂决。

王渊勾结宦官步步高升,这让御营诸将十分嫉妒,尤其是苗傅,他自恃大才却不得不屈居于王渊之下,因此妒而生恨!刘正彦同样十分不满,虽然他是王渊提拔的,但是王渊一味地讨好宦官,对自己却有功不赏,刘正彦也是一肚子火没处撒!仇恨的种子就此种下,直到引爆的那一刻!

三、扬州之战的惨状,激起了军队的怒火

直接引爆兵变的是扬州之战,当时金军突袭扬州,由于汪、黄二人处置失当,南宋朝廷毫无防备,仓皇出逃!宋高宗赵构正是在此战中惊吓过度丧失了生育能力,但他毕竟还是保住了性命,最可怜还是无辜的将士百姓们!建炎三年二月,金人攻扬州,帝仓卒渡江,渊与内侍康履从至镇江。奉国军节度使刘光世见帝泣告:"渊专管江上海船,每言缓急决不误事。今臣所部数万,二千余骑,皆不能济。"渊忿其言,斩江北都巡检皇甫佐以自解。中书侍郎朱胜非驰见渊督之,乃始经画,已无所及,自是渊失诸将心。

建炎三年二月,金人攻扬州,帝仓卒渡江,渊斩江北都巡检皇甫佐以自解。中书侍郎朱胜非驰见渊督之,乃始经画,已无所及,自是渊失诸将心。

为了给皇帝和宦官们运送私财,王渊竟然下令动用战船先行运送金银财宝,导致数万将士和更多的无辜百姓滞留江北,等待他们的金国骑兵的快马弯刀,其惨状可想而知!王渊就此失去了自己赖以起家的军中资本,人人都记住了这个为了讨好太监让自己的生死兄弟白白送死的混账!

自此,南宋开国之初的投降派基本被团灭(当然后来秦桧比他们投降的更彻底),代替他们的是主战派的将相,也正是从这开始,南宋才开始加紧军队建设,逐渐拥有了与金军抗衡的能力!

二、赵构改革内政,限制宦官权力

此次事变让赵构认识到了,宦官干政要不得!他连下了数道诏令,严格限制了宦官的权力,尤其是北宋常见的"宦官领兵"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赵构此举令人拍手称快!

三、加重赵构"抑制武将"的心理

重文抑武原本就是宋朝的国策,历代宋朝皇帝最担心也最惧怕的就是地方武力和将领拥兵坐大,这次的政变更成了赵构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也加强了他这番心理,使赵构终其一生都不再信任武将,且频繁调度将领,达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目的,从而使南宋重文轻武的情形加剧。总结

苗刘兵变虽然令宋高宗赵构遭受了重大的挫折,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件事儿让赵构变得更加成熟了。自此之后,他在用人办事上越来越得心应手,并且再也没有让自己身陷危难之中!即便是多年之后的罢黜三大将兵权时,也做的滴水不露,让众多统兵大将对皇帝无可奈何,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一个万古不易的真理:磨难使人成长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刚逃到杭州的赵构遭遇了南宋开国以来的第一次兵变!苗傅、刘正彦起兵造反,诛杀了御营都统制王渊,然后逼迫宋高宗赵构交出那群死太监,一人一刀都给结果了事。苗刘兵变虽然初期进行的很顺利,但是苗刘二人毕竟是行伍出身,勇猛有余,谋略欠缺,因此当各地的勤王大军攻向临安的关键时刻,心生动摇,最终落得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经过苗刘兵变的折腾,宋高宗赵构也彻底认识到了妥协逃跑是多么的不受待见,因此他痛定思痛之后,做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苗刘兵变的影响,南宋统治集团重新洗牌

一、五大要员脱颖而出,成为政坛新贵

因为平定苗刘兵变有功,五位军政要员走向了权力中心,南宋军政来了一场大换血!其中如宰执高官汪伯彦、黄潜善等都退出了核心权力圈,代之而起的是主导平叛的文臣张浚和吕颐浩,这二人分别担任左右相掌管军政。武将方面,由于王渊、苗傅、刘正彦等人的空缺,参与平叛的三位大将脱颖而出,这三位那可是大名鼎鼎,分别是刘光世、张浚、韩世忠,如果加上岳飞,就凑齐中兴四将了!

关键词: 统治集团 脱颖而出 可想而知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