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当前动态:丞相一职, 有一个人比诸葛亮干得更出色, 他的一生就是奇迹

时间:2023-01-17 09:01:2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历史的魅力在于一个又一个的风流人物从其中留下流传千古的故事,尔虞我诈的权谋,勾心斗角的计算,无不令人唏嘘,而在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帝王路上,并不仅仅是万人之上的君主名留青史,很多位高权重的人臣,也通过自己的方式,在时光的书页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要说位极人臣的官职,非丞相莫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一力挽国之将倾,不禁让人赞叹不已。浩瀚的华夏文明中,一代名相数不胜数,然而要说最知名的,恐怕便是诸葛亮。无论是《三国演义》的"多智以近妖乎"还是《三国志》中的"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都让诸葛亮在后人的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空城计","草船借箭"这些事迹尽管在历史上都无从考证,但是依然不影响民间将诸葛亮的地位传的神乎其神。


(资料图片)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在漫漫历史长河里,有没有一个人,能在丞相这个官职上,比诸葛亮更出色呢?

答案是有,这个人,就是李斯。李斯与名声远播的诸葛亮不同,他的政治生涯成绩斐然,但久远的年代和过于铁腕的手段让他在史书的评价中有失公正。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李斯比诸葛亮到底强在哪里。首先来看诸葛亮,抛开野史的杜撰不谈,从《三国志》,《资治通鉴》这些可信度较高的正史来看,诸葛亮更擅长治国,而非治军,他不是一个奇策颇出的谋士,他是一个沉稳的政治家。毫不夸张的说,蜀国后期人才凋敝,诸葛亮领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与魏,吴两国真正军事人才的交战中,诸葛亮甚至处于下风。连年的北伐失败让蜀国人民负担沉重,尽管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名,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诸葛亮对蜀国最终的失败也要负很大的责任,相对平庸的军事才能造成战事的失败,而在刘禅在位期间,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对于官场的平衡也有不妥之处。刘备入蜀之后,手下便主要分成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两部分,作为当地土著,益州集团本来对外来的荆州集团就有着防范之心,刘备在位期间对于益州集团是防范与拉拢,托孤的大臣除了诸葛亮,另一个便是益州集团的代表人物李严,但公元231年,在一桩北伐的军粮疑案里,李严被废,贬为平民。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两大集团的貌合神离,加速了蜀国的分裂。

从种种情况来看,诸葛亮固然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他的主要成绩在与促成孙刘联盟,为刘备前期的基业做出了稳定可行的规划《隆中对》,但和民间战无不胜,运筹帷幄的形象还是有一定差距,治军与权利平衡上,甚至可以说做的并不出色。而在这些方面,李斯显然要更加出色。

李斯生于战国时期,或许只有乱世才是英雄彰显沧海横流最好的舞台吧。少有大志的李斯在弱冠之年对自己的老师荀子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他对于自己的智慧有着充足的自信,对于自己的方向有着清晰的认知,乱世对于其他人来说,意味着居无定所的流离与痛苦,而对于李斯来说,则迎来了让自己绽放的舞台。

不得不说李斯在君主的选择上慧眼独具,公元前247年李斯背楚入秦,开启了他风光无限的政治生涯。一封《谏逐客书》不仅明确的提出了治国领军的方针,更加他出色的政治才能表现的淋漓尽致,最终秦穆公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追封他为廷尉。李斯辅佐秦王一统六国,被封为宰相,《史记》对李斯的评价是:"能明其画,因时推秦,遂得意于海内,斯为谋首。"一统天下后,李斯创新的提出了废除分封制,统一文字,货比,度量衡。为整个中华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推动。

与诸葛亮相比,李斯成功的环境更为艰难,天下七分,礼制崩坏,他不像诸葛亮那样一开始就得到刘备无条件的信任,他甚至因为是外来人士而差点被驱逐,他没有诸葛亮一开始"卧龙"的名号,他只是一个籍籍无名之人,然而正是这样,他辅佐着秦国从一个偏远的小国成长为军事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尽管"焚书坑儒"造成了他不好的名声,也让他在文人的笔下成为不光彩的形象,但是李斯对于后世的影响却是全方位的,真正的历史,从不曾埋没这样一个光芒万丈的人物。

如果诸葛亮的成就用出色来形容,那李斯的一生只能用奇迹来形容,出身低微却洞察天下,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伟业,他像是每个小人物奋斗的最终模板,但他又是独一无二,尽管最后没能善终,但丝毫不影响他彪炳史册,将自己的名字,刻画在历史的丰碑上。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

司马光《资治通鉴》

陈寿《三国志》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在位期间 一开始就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