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天天热文:曹魏在接授刘禅的投降后,东吴是怎么坚持这么多年不灭的?

时间:2023-01-15 20:41:1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外部条件说,东吴如此"命硬",是沾了曹魏内斗不休的光,忙着篡魏自立的司马氏,灭蜀后相当长时间都没南下的精力。外加北方还有鲜卑等外敌侵扰。所以直到曹魏都被西晋取代了好些年,即公元279年,晋武帝才下了大举讨伐东吴的决心。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但话说回来,打铁还要自身硬,东吴的"命硬",根子上还是自身实力硬。特别是两个独家产业,实实在在撑起了东吴的硬实力,叫图谋吞并天下的司马家族,很长时间里也不敢造次。

只要联想下蜀汉时期,每次蜀军北伐都缺粮缺到望眼欲穿的景象,就知道东吴的家底,该有多么厚实。一直到最后东吴灭亡时,东吴官仓里的米谷,依然有二百八十万石之多。支撑长期战争的能力,确实十分强。

也正是东吴这强大的粮食储备,叫北方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司马家族,从曹魏至西晋时期,都在对吴用兵问题上长期纠结。但比粮食更叫司马家族纠结的,却更有东吴另一个独家军事技术产业:造船业!

东吴毗邻东南大海,于是也就靠海吃海,大力发展造船产业。从福建闽侯到长江内的湖北武昌,到处都分布着东吴的造船厂。技术更是领先整个三国时代,以造大船的技术说,东吴的巨型楼船,可以容纳三千多名士兵。以战船技术说,东吴的"斗舰""走舸"更是各个强悍。最让司马家族忌惮的,更有东吴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南州早物志》记载,东吴的大船长二十多丈,容纳数百人。关键是这类大船,动辄就是一造一大批,在海面上排成一排,简直"望之如阁道"。

而放在东吴与北方对峙的长江一线,这个场景也是可以想,平日里东吴巨型的战船,就在长江沿岸招摇,一旦双方进入战争状态,东吴的造船业更常爆表开动,大船源源不断杀来。大小船只在长江上威武排开,效果可比在海面上"望之如阁道"还要震撼!

而且以《荆州土地记》记载,东吴的造船基地,不止在长江和沿海一线,鄱阳湖和洞庭湖地区,更是其长期经营的造船厂。洞庭湖地区有七个船厂,可以为东吴制造载重在"万斛"以上的大型船只。这样的作战潜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遥遥领先北方。

也正是因为东吴这绝对的优势,司马家族对东吴的用兵,长期陷入到纠结的状态。直到晋武帝时期,西晋以蜀地船厂为基地,成功生产出超越东吴的巨型楼船,拥有反超东吴技术的西晋,这才彻底下了开战的决心。三国归一的结局,不止讲了天下大势,更有一个至今不过时的硬道理:战争的实力变化,首先取决于产业技术的此消彼长。

关键词: 在海面上 不敢造次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