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环球消息!总觉得自己不会说话?看看战国纵横家苏秦的语言艺术吧

时间:2023-01-10 18:00:0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激励。苏秦总是先从六国的优势谈起,一来可以迅速得到认同,二来打消他们的恐秦心理。以魏国为例,魏国屡败于秦,对秦是又恨又怕,苏秦先讲地利:"南有鸿沟、陈、汝南、许、郾、昆阳、召陵、舞阳、新都、新郪,东有淮、颍、枣、无胥,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酸枣,地方千里",然后讲兵力之广"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顺利说服魏王。


【资料图】

恫吓。对于软弱无能、国力较弱的君主,苏秦用恫吓的方法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例如燕国贫弱,苏秦大讲亲秦远赵的害处:"赵之攻燕也,发号出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军军於东垣矣。渡滹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而距国都矣",燕王马上同意合纵。

利诱。六国利益诉求不同,苏秦也侧重不同的方面。比如对于燕、魏、韩,苏秦强调一旦合纵成功,则无强秦之患;对于赵、楚、齐,则强调一旦合纵成功,则王霸之业可期。

激将。苏秦激将法运用十分熟练。适度的激将,可以激发起对方的求胜求强之心。比如对于韩国,苏秦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异於牛后乎?夫以大王之贤,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後之名,臣窃为大王羞之。对于魏国,苏秦说:魏,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称东籓,筑帝宫,受冠带,祠春秋,臣窃为大王耻之。对于齐国,苏秦说: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莫能当。今乃西面而事秦,臣窃为大王羞之。

生活中,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可对方就是不理解、不明白;自己的方案或者建议很完善,可对方就是不接受、不认可。是我们的表达方式有问题吗?还是我们表达的内容是错误的?战国纵横家苏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和疑惑,看看他如何解决的。

一、苏秦碰壁

苏秦在鬼谷先生那学习数年,又游历诸国,自以为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兴冲冲到洛阳向周显王兜售自己的强国之术,周室君臣却只想苟且度日,苏秦无功而返。又西行至秦,说秦惠王曰: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秦惠王却当他是大言不惭、混吃混喝的江湖骗子,又因商鞅之乱,秦国朝野都不待见外人,于是惠王三言两语就打发了苏秦。再至赵国,当时的国相非常讨厌游说之客、舌辩之士,苏秦吃了闭门羹。

苏秦头悬梁锥刺股

二、合纵六国

屡次碰壁之后,苏秦并未放弃。在游说燕文王时首次提出了"合纵六国,并立抗秦"的政治主张,先后打动了燕、赵、韩、魏、齐、楚,于是六国组建合纵联盟,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封武安君。秦国15年不敢东出函谷关。

六国封相

从屡屡碰壁、不受待见到诸侯信服、合纵六国,苏秦的成功经验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呢?

第一,有明确的目标,有可操作的行动计划。胸有成竹才能言之有物,不然只能大言惭惭,空洞无物。苏秦说周、秦之时,只是空言大话,自然不被接受;说六国的时候,合纵战略不仅符合六国的利益,而且切实可行,自然受到欢迎。一切说服的背后,都是正确的思想、明确的目标、可行的计划在支撑。

战国七雄

第二,在具体执行的时候要因时因地因人采取不同的策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可以事半功倍。

一是尽量了解对方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苏秦对六国的疆域面积、山川地理、兵力民情、军需储备、国力强弱、外交关系了然于胸,游说的时候侃侃而谈,自然容易取信于君王。

二是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利益诉求侧重不同的方面。六国有强有弱,君王有贤能有昏庸,苏秦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

苏秦的游说模式可以总结为:首先肯定优势,然后分析利害关系,指出危机以及产生原因,再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拿出解决方案,指明接受方案的美好前景,以利诱之,以理导之。

合纵连横

晓子说:让人敬服无非三种办法,以力服人,以理服人,以利服人,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用的最多的就是以理、以利服人,苏秦可谓是此中翘楚,只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搅动天下风云,得富贵于当世,赢功名于后世。唇舌功用当重于手足。

朋友们,对于发言解说甚至言语对战,大家有什么好的心得体会吗?欢迎分享在评论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您的支持是晓子最大的动力。欢迎关注、分享、点赞、收藏、评论。

关键词: 针对不同 有问题吗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