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热点聚焦:如果明朝也搞殖民主义,现在马来西亚都说中国话了

时间:2023-01-08 11:05:0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郑和小名三保,人称三保太监。他原名马和,回族人,祖先姓氏乃默罕默德,"马"是默罕默德的汉化姓氏。


(相关资料图)

郑和幼年时被平定云南的明军所掳,阉为小太监送入南京宫中服务。后来又调到北京成为燕王朱棣的内侍。

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据说生母是朝鲜人。朱元璋病逝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才刚登上皇位不久,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变。3年后,朱棣率军攻陷首都南京,朱允炆失踪,朱棣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

朱棣成为皇帝,身边的人都飞黄腾达了,作为朱棣内侍的郑和也是如此,甚至还被赐姓"郑",原本叫马和就成了郑和。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令郑和率领一支庞大船队出访海外。一般的说法是为了宣扬国威、震慑四海,也有一种说法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这28年间,郑和先后共7次带领船队下西洋。其船队之庞大、阵容之盛、航行之远更令人咋舌。

郑和7次下西洋,一共航行了7万多海里。船队中最大的宝船,长44丈,宽18丈,船高7层。

船队有种类庞大的各类船只,包括宝船、马船、战舰、粮船、运输舰等。

船队人数众多分工明确,有军官、士兵、水手、外交人员、翻译官、医官、厨师、工匠等等。

郑和船队出访超过30多个国家地区,包括泰国、苏门答腊岛、古印度、斯里兰卡、也门、麦加、非洲的马里、莫桑比克等等。

郑和船队的这些成就,在地理大发现之前绝对是令人震撼的。

郑和船队下西洋不占地、不殖民,甚至对贸易也兴趣不大。依然是奉行天朝古老的"朝贡外交",探索出世界上还有那些化外之邦的存在,然后让他们到中国朝贡,皇帝龙心大悦,然后给外邦一番赏赐,展现天朝地大物博财富遍地。

所以郑和每去到每一个国家,必先会见当地国王、酋长、领袖等等,表明为和平交流而来。然后宣读皇帝诏书,赠送厚礼,邀请对方访问中国,所谓互通友好,顺带着建立贸易关系。

明朝与外邦的所谓贸易,其实更多是朝贡贸易。外邦朝贡一点土特产,明朝便回以金银珠宝、丝绸、瓷器,绝对的亏本买卖,这样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天底下鲜见。

郑和七下西洋中,曾有五次都停留马六甲,即现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市,当时这里是满剌加国的国都。

郑和初访马六甲时,正是满剌加国建国初期,立国不久根基未稳,同时还面临暹罗的威胁。郑和船队的到来,使满剌加国国王拜里米苏拉非常兴奋,他需要找一个强大的靠山来巩固自己的国家。后来拜里米苏拉还率领500多人使团,跟随郑和到明朝朝贡。

满剌加国与明朝建立了十分良好的关系,所以后来郑和下西洋几乎都要停靠马六甲,并在这里建立了船队补给点及货物中转站。大量明朝货物从马六甲流出到东南亚一带,使这里成为了东南亚地区最为繁华的贸易市场。

现在马六甲市有一座三宝庙,就是为了缅怀郑和所建立的。三宝庙里有郑和的小塑像,他身披长袍,左手紧握着佩剑,双目坚毅眺望远方,胸怀浩瀚大海,让人感受到这个伟大航海家的壮怀激烈。

在三宝庙里还有一口井,据说是当年郑和驻军开凿的,所以被称为三宝井。

三宝庙后面有一座山,据说每次郑和逗留马六甲时,都喜欢到山上来散步,现在叫三宝山。当地华侨身故后都喜欢安葬在此山上,三宝山因为郑和的关系,仿佛可以使华侨们离故乡更近一些。某种程度上,三宝山成为了华侨们思念故土的一种寄托。

如果当年郑和下西洋也跟西方人一样搞殖民主义,那么完全有理由相信马六甲会成为明朝的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再努力一点,拿下整个马来半岛都没有问题。只要郑和当时想殖民,完全是有这个实力拿下的。并且不会遭到当地人太大抵抗,因为那时候的马六甲、乃至整个马来西亚地区并非是一个国家,民族性也没有形成,不存在国族认同的问题。让他们成为大明朝的子民,不会有很大难度,不会有过多反抗。相反,可能还会感到荣耀,以及背后有强大靠山而产生安全感。

关键词: 马来西亚 马六甲市 殖民主义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