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曾国藩调侃自己去世墓志铭我都想好了就写这六个字

时间:2023-01-06 14:56:5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曾国藩平生有一嗜好,就是爱给别人写挽联。但凡身边有朋友去世,曾国藩便是再忙,也得抽空给朋友写上一副挽联。

后来曾国藩技痒难耐,还拿身边还活着的朋友练手,气得朋友与他绝交。当时身边的人互相之间开玩笑,说死了以后不怕没人纪念,因为曾国藩包作挽联。


【资料图】

从曾国藩的这一兴趣爱好来看,他本人是不讳言死亡的,这主要是由于曾国藩天生性格乐观。后来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数次身陷绝境,好几次都差点自杀,也让他更加看得开。

所以曾国藩晚年时,不避讳自己即将面临死亡这一事实,还跟朋友打趣,说自己的墓志铭还得自己来写,就写六个字:

"不信书,信运气。"

根据曾国藩好友所著《水窗春呓》的记载,曾国藩原话说的是

"他日有为吾作墓志者,铭文吾已撰: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告万世。"

墓志铭这十二个字中,后半句说的,是要让前半句流传后世,所以曾国藩实际想要表达的,是前面六个字的内容:不要迷信读书能成就事业,人生要有作为,还是得靠运气。

我国有句老话,叫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命运在前而读书在后,曾国藩自撰的墓志铭,理念正与这句话相吻合。

然而,上面这六个字,从曾国藩口中说出,总感觉有些别扭。曾国藩本身是个大儒,靠读书发迹。从曾国藩日记中也可以看到,即便在领兵作战时,他仍手不释卷。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很有心得,曾经教导后辈说,人的一生除了六经之外,需要熟读七本书:《史记》《汉书》《庄子》《说文》《文选》《通鉴》和《韩文》。李鸿章晚年回忆自己的恩师,盛赞曾国藩

"文章学问,卓绝一世。"

这样的一位学问大家,为何却希望自己的墓志铭上写上"不信书,信运气"六字呢?

许多读者都知道,曾国藩这个人喜欢开玩笑,曾国藩说出上面这句话时,也有半调侃的意味在里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只是随口说说。事实上,曾国藩是基于其大半生的人生经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的。

清人笔记中评价,曾国藩一生有"三变"。

最开始,曾国藩

"在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

,是信奉程朱理学的,那个时候的曾国藩,笃信读书改变命运。

后来遇上太平天国动乱,

"出而办理团练军务,又变而为申韩"

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出外领兵打仗后,光靠儒家的读书修身那一套,肯定是不够用的,此时曾国藩只能融会法家的思想,来治理军队。

而到攻陷金陵,曾国藩名望达到顶峰之后,他却开始想着急流勇退,转而信奉老庄之学。

儒家讲究入世,读书改变命运,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讲究出世,随遇而安,命运由天定。曾国藩晚年时,已经修炼成儒皮法肉道骨,表面上仍是鸿儒,但骨子里已经趋于道家,所以说自己不信书,而信运气了。

如果说没有遇上洪秀全,没有遇上太平天国,曾国藩一辈子在京中做官,或许到晚年时不会有如此深刻的感悟。在十多年的持续战争中,曾国藩感觉到命运的无常,实在非人力所能掌控。

比如湘军元老江忠源、胡林翼等,其名望能力不在曾国藩之下,却因运气不好,过早战死或病死。而曾国藩本人,也多次陷入绝境,却都机缘巧合地化险为夷。

所谓时势造英雄,曾国藩深知,自己能成为挽救清朝的救世主,第一大功臣,本身有太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战场上的一道流矢,下属的一次背叛,都可能改写历史,让另一个人站上历史的潮头。曾国藩晚年思想转变的原因,即在于此。

有朋友可能会问,曾国藩让人不信书,岂不是教坏小孩子吗?这个问题还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虽然说命运比读书更重要,但不是说让大家不要读书。命运决定人生上限,而读书决定人生下限,若曾国藩不读书,恐怕连被命运选择的机会都没有。只有腹有诗书,才能做到无论命运如何抉择,都能释然处之。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改变命运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