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诸葛亮的言辞,为何导致王朗猝死,答案非常简单

时间:2023-01-06 10:59:3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相关资料图)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发生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王朗和曹真。原文如下: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

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孔明以扇指曹真曰:"吾不逼汝。汝可整顿军马,来日决战。"言讫回车。于是两军皆退。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一出祁山,在战场上连战连捷。魏明帝曹睿非常恐慌,派遣曹真率部与诸葛亮交锋。在两军阵前,王朗企图劝说诸葛亮投降。诸葛亮义正词严,痛斥王朗。王朗气急败坏,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被诸葛亮活活气死。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亮口中的"九泉之下", 意为死人埋葬的地方,即在阴间。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魏书·阳平王传》中的"若为死鬼,永旷天颜,九泉之下,实深重恨。"

小说中提到的诸葛亮兵出祁山及曹真率部抵抗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三国志·曹真传》亦称:"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从这两段记载来看,诸葛亮一出祁山时,时任曹魏大将军的曹真奉命来到西北,并因此成了诸葛亮的主要对手。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情节,是小说作者的虚构,并非历史的真实。首先,《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并未出现过类似的记载;其次,按照《三国志·王朗传》的记载,王朗虽然的确死于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但却是因病去世。他既没有来到西北战场,也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小说作者之所以如此设计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口才。像这样的情节在小说中还有,那边是更为著名的"诸葛亮舌战群儒"。

也许有读者会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诸如诸葛亮与王朗之间的骂战,真的会导致王朗死亡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按照现代医学来分析王朗的死因,这属于猝死,主要是因为受到诸葛亮言语的刺激,导致情绪激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了心跳较快,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变化。加上小说中提到此时的王朗已是七十六岁高龄,身体的抵抗能力下降,被诸葛亮的言辞刺激,导致血压骤然上升,出现脑出血现象,这才导致猝死。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关键词: 九泉之下 三国演义 诸葛亮传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