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吕后阴险毒辣, 为什么刘邦生前不废掉她

时间:2023-01-04 09:05:0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事实上,当刘邦见到"商山四皓"辅佐太子,最终放弃了废易太子的念头之后,就曾对戚夫人说:


【资料图】

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

--《史记·留侯世家》

但这自然就涉及到废黜吕后的地位,而代之以戚夫人了。总不至于说,换了太子,还让吕后做太后,那不随时等着她翻盘弄死戚夫人母子吗?

事实上,刘邦在临死前为"废后""易太子"所做的准备言行并不少,一方面是讨论这个议题,受到叔孙通、张良等人的劝阻,另一方面,则是在军中派周勃、陈平杀死樊哙,而众所周知的,樊哙是吕后的坚定支持者,因为他老婆就是吕后的妹妹,也是吕氏集团在当时掌握最多兵权的亲族(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

就《史记》中《本纪》《列传》的记载来看,吕后的强悍,是典型的宫廷斗争专长,看起来与后来的武则天、慈禧太后差相仿佛,然而,《史记》所收录的信息经过"诛除诸吕"的大政变,对于吕氏家族的相关记载却明显有缺失。

相关的蛛丝马迹,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吕太后本纪》中仍有留存,只是已经很难完整还原吕氏家族在汉帝国建立的具体功勋了。

见《吕太后本纪》: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将。长兄周吕侯死事,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子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

太傅产、丞相平等言,武信侯吕禄上侯,位次第一(《集解》引如淳曰:"功大者位在上,功臣侯表有第一、第二之次也。),请立为赵王。

前一段话是说,吕后为人刚毅,辅佐高祖刘邦定天下,诛杀大臣多得吕后的支持和出力,吕后有两个哥哥,都是将军,长兄周吕侯吕泽因公殉职,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另一个儿子吕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封为建成侯。

后面一段话是太傅吕产和丞相陈平奏请封武信侯吕禄为赵王,吕禄的父亲就是吕释之,理由是,吕禄身为"上侯",功臣排序为第一。

而我们会发现,《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排位前十八侯为:

萧何第一,曹参二,张敖三,周勃四,樊哙五,郦商六,奚涓七,夏侯婴八,灌婴九,傅宽十,靳歙十一,王陵十二,陈武十三,王汲十四,薛欧十五,周昌十六,丁复十七,虫达十八。

注意,这个排位不是按照表格的上下次序,表格中:

第一是平阳侯曹参,第二是信武侯靳歙,第三是清阳侯王吸,第四是汝阴侯夏侯婴,第五是阳陵侯傅宽,第六是广严侯召欧,第七是广平侯薛欧,第八是博阳侯陈濞,第九是曲逆侯陈平,第十是堂邑侯陈婴,第十一是周吕侯吕泽,第十二是建成侯吕释之,第十三是留侯张良,第十四是射阳侯项伯,第十五是酂侯萧何,第十六是曲周侯郦商,第十七是绛侯周勃,第十八是舞阳侯樊哙。

在表格的最右列,有一个"侯第",明确为次序,也就是说,在一个表格里,有两个次序排列,前者以萧何居首,应为高祖始封十八侯,而后者则以曹参居首,应为汉惠帝在位,曹参为相国时的重排。

不过无论哪个排序,周吕侯吕泽和建成侯吕释之都不符合"上侯、位次第一"的说法,也就是说,要么这段记载里,吕禄和陈平睁着眼说瞎话,要么就是这个次序本身就不是历史真相的全部。

事实恰恰是后者。

看一下《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对于吕氏兄弟得侯功绩的措辞:

(吕泽)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碭。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

(吕释之)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击三秦。汉王入汉,而释之还丰沛,奉卫吕宣王、太上皇。天下已平,封释之为建成侯。

吕泽和吕释之兄弟二人与其他"有罪"而"国除"的列侯类似,都没有记载"侯第"。

所以,哪怕他完全一意孤行,戚夫人和刘如意也将面对整个列侯基本盘的离心,而这些人实际上是汉朝镇压天下的主要同盟军,他们的人心散了,队伍自然就没法带了。

刘邦实际上是理智战胜了感情,拿戚夫人和儿子的生命做了代价,换取了王朝的存续,而两人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戚夫人痛哭流涕,刘邦连酒都喝不下去了。

在刘邦死后,最能见吕后的威势的,是吕后死后,代国君臣的评价,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张武等议曰:

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

"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吕太后一个深宫妇人,也有"威",甚至在刘邦死后,立刻提出:

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四日不发丧。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乃以丁未发丧,大赦天下。

敢把诸将尽杀,让一群"习兵,多谋诈"的大将畏惧不已的,岂是常人?

再看"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这个措辞,与《吕太后本纪》中对吕后的描述完全相同,可见,真正"佐高祖定天下"的是吕家,而非单纯一个吕后。

而从过程来看,吕泽在汉军还定三秦之后,先将兵入砀郡,吕释之则还丰沛,奉养保卫吕后之父吕公和刘邦之父刘太公,后续的信息则缺载。

注意,《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还定三秦之后,也就是汉二年,刘邦出关争天下的路线是从"临晋"(今陕西大荔县)渡河,也就是西入山西,走的是黄河北岸路线,然后至河内,再在平阴津到洛阳,然后就跳到了彭城,在彭城战败。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汉军的进攻路线,自洛阳过荥阳,过陈留沿睢水至彭城,这一路上,过了陈留郡,就是砀郡,而吕泽是"将兵先入砀",也就是说,吕泽是汉军的大前锋。

从这张细图,我们可以看到,沛县和丰邑,就在彭城的正北方向,也就是说,刘邦入彭城之后,吕释之就在彭城的北边"奉卫"家长,而吕泽,则在砀郡的治所睢阳驻扎,而项羽破汉军的位置,则在泗水郡治所相县之南不远的睢水岸边。

再来看《史记·高祖本纪》对"彭城之战"的记录:

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乃取汉王父母妻子於沛,置之军中以为质。

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王乃西过梁地,至虞。

刘邦大败后,项羽等于是双方向追击,一部沿着泗水北上,至沛县,击败了吕释之部,另一部,则沿着陆路西进,追击刘邦本部,而刘邦本人逃奔的方向,也正是下邑,即彭城的西方。

在进入吕泽军中后,刘邦收兵退虞县。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刘邦最知名的故事之一,即逃命丢儿女,见《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後,常蹶两兒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馀,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於丰。

这里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刘邦逃跑途中见到了惠帝和鲁元公主,最终脱困后,将子女放在了丰邑。

也就是说,与沛县近在咫尺的"丰邑"没有丢失,则自丰邑到下邑、虞县,全部在吕家军的控制之下。

在收兵之后,刘邦退归荥阳,重整旗鼓《史记·高祖本纪》:

败后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更名废丘为槐里。於是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祀之。兴关内卒乘塞。

汉王稍收士卒,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破楚京、索间。

另有《汉书·萧何曹参传》记载: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计户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剸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与项羽相距京、索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何曰:"今王暴衣露盖,数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啥意思,这实际上是对同两件事儿的两个视角表述,即刘邦战败后,只得找到了太子刘盈,立为太子,并命他回关中镇守,将所有在关中的"诸侯子",也就是随刘邦入关的诸侯旁系子弟,政治上最可靠的团队,在都城栎阳守卫,形成关中政治中心,更重要的是,哪怕刘邦败死,汉国社稷已立,仍可继续。

关键词: 也就是说 实际上是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