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焦点热文:文帝和景帝个人的励精图治

时间:2022-12-29 12:59:4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文景之治指的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和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评价他们治世能力的状态,因为汉朝建立之初,国家积贫积弱,社会经济凋敝,百废待兴,除此之外,汉初实行的分封与郡县并行的政治制度。


(资料图)

刘邦在汉朝建立之初曾经分封了七位异姓诸侯王,在汉朝建国之后又开始削减他们的势力,增加了同姓诸侯王的势力。

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汉朝诸侯王在其诸侯国内部几乎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因而皇帝直接统治的区域就只剩下各个郡县,无论是异姓诸侯王,还是同姓诸侯王,他们的势力在汉朝国内几乎可以与皇权并行。

然而,就是在这样强大的势力和压力之下,汉文帝和汉景帝依旧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和繁荣,文景之治直接打响了汉朝在历史上的名声,可谓是一种里程碑式的成功。

一、诸侯王强大的势力不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垄断权力中心

虽然汉朝时期诸侯王的势力已然相当强大,但是的确不同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王建立的势力,他们在自己的诸侯国内拥有着甚至超越帝王的权力,国内领土人口都处于自己的统治之下,甚至还拥有自己可以调配的兵权。

然而汉朝建立之前和初期社会中虽然也面临着诸侯王势力强大,分化皇权的局面,但并没有放任诸侯国和诸侯王的势力增长到不可控制的地步,虽然""七国之乱""平定的难度超乎想象,但依然没有能够能与汉朝相抗衡的强大实力,甚至汉朝初期统治者有意无意的在利用诸侯国帮助自己稳固朝纲。

汉朝初年实行的是分封制与郡县并行的政治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汉朝时期社会并不像春秋战国时期皇帝直接统治诸侯王,其余的都是诸侯王自己的权力统治。

汉朝初年,由于天下刚刚稳定下来,统治者并无余力来对付和去除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势力,相反,皇帝还命令各个诸侯王自行抚慰百姓,而不对诸侯国的其他事务多做任何的干涉。

这在某种程度上无形之中放任诸侯国势力增长,因而在诸侯国势力疯涨的情况之下,为了防止春秋战国时期那种恶性循环的情况再次出现,威胁到朝廷的统治,汉朝初期推行了郡县并行的政治制度。

皇帝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对诸侯王的统治,却将全国各个郡县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也是在培植自己制衡诸侯王势力的筹码。

郡县并行的政治制度的确是在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混乱局面之后做出了调整,既能够依靠诸侯王来统治百姓,又建立郡县来分化诸侯王的势力,顺势将权力收回到皇权手中,使得各个诸侯国都难以垄断地方权力。

二、皇权强大的根源:汉文帝和汉景帝对巩固王朝所作出的努力

1.重视农业生产,稳定经济根基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非常贫困,前朝的农民战争和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对百姓正常生活和农民的农业耕作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社会动荡,政局混乱,经济遭到破坏,老百姓们的生存受到威胁。

因为连年发生的饥荒,使得社会中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人口也因此剧减。百姓们的生活受到威胁的时候,处于社会上层的皇帝、王侯将相们的生活也并不好过,他们坐不上能够彰显自己身份地位的车马、也穿不上精致的服饰。

在现代世界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而放在古代,能够与修路相提并论的一定就是发展农业生产。

而汉文帝和汉景帝显然看到了国家未来发展的问题和前景所在,他们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曾经多次下令劝课农桑,鼓励全国人民从事农业生产,重视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延续了汉高祖刘邦治理时期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免除兵役,重农抑商,大力的发展农业种植和生产,试图从农业入手来恢复社会残败不堪的经济。

除了政治策略上的重农之外,在税收和赋役上都采取了轻赋薄赋的政策,在社会经济有所起色之后,虽然重新开始征收农业税,但坚持三十而税一,这依然是十分轻的税收政策。

在男子的兵役制度上,也开始取消了免除兵役的政策,重新启动,但是比起原来的推迟了几年。

可见汉文帝和汉景帝在统治期间,依旧将农业发展作为国家繁荣和振兴的重点所在,虽然在循序渐进的恢复社会赋税徭役制度,仍然以农业发展繁荣为主,在经济得到发展以后,汉朝的实力就已经远远超过了诸侯国,压制弱者并不是难事。

2.体察民情,与民休息,提倡节俭

在政治和律法方面,汉文帝和汉景帝都将民意最大程度的贯彻下来,关心民众疾苦,许多迫害百姓的在秦朝时期遗留下来的某些伤残肢体的肉刑都被取消,并且选取了较轻的笞刑用以替代。

从汉文帝时开始,就对秦代以来的刑法做出了重大改革,秦代大多数罪人,几乎都没有刑罚的期限,终生服劳役,汉文帝根据这种情况诏令重新制定了法律,根据犯罪情节轻重来规定服刑的,甚至还有连坐制度,重的处死,轻一点的入宫为奴为婢,这一种制度在汉朝时期直接被废止。

除此之外,汉文帝对秦代以来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汉文帝下诏废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代替,景帝又减轻了笞刑。

改革的后两项在当时和以后虽没有认真执行,但文帝时许多官吏能够断狱从轻,持政务在宽厚,不事苛求,因此狱事简省,人民所受的压迫比秦时有显著的减轻。

将百姓的幸福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并且积极的实施了一系列律法政策来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民心所向,权力自然能够集中。

三、文帝和景帝个人的励精图治

除了上述所说的统治者为了百姓谋福祉的政策之外,文景之治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治世的""标准"",一直被后世称颂,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汉文帝和汉景帝在汉朝建立之初的政局情况下,所作出的选择和行动。

实际上,汉朝建立之初,国贫民乏,使用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有利于恢复国民生产,使国家休养生息,皇帝不干预诸侯国的发展就意味着诸侯国的势力可以随意增长和扩大。

但各诸侯王在发展壮大自己势力的同时,难民就会忽视百姓们的需求,他们的利益保障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依托削弱和压榨百姓的来的。而汉文帝和汉景帝恰恰采取了与各诸侯王相反的行动,提倡节俭,反对奢靡,以此来削减财政支出。

文帝统治期间,宫室园圃,车骑服饰,无所增益。在相关历史文献中有记载,汉文帝曾经为了节省一百斤黄金而放弃修建露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文帝常常能够做到以己度人,特别是在国家穷困的时候,作为一国之君能够身体力行的与百姓们站在一起,与奢侈的诸侯王比起来,自然百姓更喜欢文帝这样的统治者。

文景两位皇帝在政治上还特别善于任用贤才,虚怀纳谏,重视有识之士,能够听取和采纳他们对于朝廷有利的建议和举措,并得以推行,虽然汉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就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却也有意无意的放任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和强大。

到汉景帝即位的时候,开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削藩,平定了""七国之乱"",如此,诸侯王的势力都被大大的削减了,大多数诸侯王国的统治范围与郡县差别不大,诸侯国与郡基本上趋于一致,皇权得到了加强,但诸侯国的势力并未彻底消亡。

四、结论

从以上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文景之治的治世之所以能够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位皇帝为汉朝发展壮大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这些努力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这些围绕着百姓民生的问题,还有他们自己以身作则,将自己的举措身体力行的实施贯彻下来。

而诸侯王们的势力虽然依旧强大,但是双方都有了秦朝灭亡的教训,诸侯国的势力从一开始就不会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威胁皇权的局面,而汉朝统治者虽然没有强烈的打压诸侯国的势力,却能够紧锣密鼓的发展自身的实力。

关键词: 文景之治 农业生产 政治制度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