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当前关注:刘伯温的嘱托:鱼入筐,筐入缸,连同一份建议书送给朱元璋

时间:2022-12-23 13:05:1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刘伯温和朱元璋之间关于一筐鱼的故事,出自《刘伯温生平述略》,刘伯温死前数月,亲手烧毁自己生平所著的许多文书,仅仅留下《时务十八策》,接着刘伯温跑去河边悠闲的钓鱼,钓到满满一筐的鱼后,刘伯温回到家中,吩咐自己的身后事说等自己去时候,鱼入筐,筐入缸,连同《时务十八策》派人快马送给皇上。

朱元璋是一代雄才大略之主,看到刘伯温送来的这份"厚礼",自然能够参透其中的几分道理。

第一层道理是善待刘伯温后人


(相关资料图)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刘伯温在自己将要驾鹤归西之日,作为丈夫或是父亲的身份必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保全自己一家人的性命,同样身为丈夫和父亲的朱元璋在这一点肯定能够体会到。

鱼一旦入筐肯定没有逃脱的机会,再加上外面还有一层缸,这些鱼必然是无处可逃。刘伯温向朱元璋暗示,如今天下已定,像自己的这样的臣民都已经牢牢地攥在皇帝的手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请皇帝放他们家一条生路。

第二层道理以德服人可以长治久安

《时务十八策》中第一策提到: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今元政失修、海内鼎沸。诚能效汤、武吊民伐罪,以百里之地,率一旅之师,可取而代之。

刘伯温开篇就向朱元璋点明,以严苛的法律、卑劣的手段是难以让国家得到长治久安的治理效果。唯有通过仁德的方式,使得臣民都能够安居乐业、心悦诚服才能永保江山社稷。如果一个国家不修仁政,武力再强胜,法律再严苛,依然会有豪杰揭竿而起,当年成汤和武王就是依靠百里之地兴王世推翻前朝暴政。

第三层道理是皇子只可圈养不可分封

洪武八年(1375)刘伯温去世,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标视察陕西后,因抑郁而逝。有人说朱元璋经过十七年才参透一筐鱼其中的奥秘,其实不见得。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倍受打击。自己最为喜欢的儿子,曾经花费无数的心血来培养,更是请遍当时天下名师作为老师来教导太子,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宋濂。朱元璋对朱标的心血可以说超过天下所有人,以朱元璋如此暴躁的脾气,无缘无故诛杀大臣,只有太子朱标和马皇后敢于跟朱元璋据理力争。即便如此,朱元璋仍然不失对朱标的疼爱,还能够继续让朱标监国摄政。

朱标生性宽厚,待人接物从来都以仁德为准则。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关键的问题出在明朝沿用汉初的模式对同姓皇族进行大肆分封。汉朝的七王之乱,就是同姓分封的最终结果。刘伯温正是希望以一筐鱼来警示朱元璋,对待皇室贵族千万不能搞分封,一旦地方上的同姓王做大做强必然会压制朝廷。

同姓王只能放在京城圈养起来,只领虚名不任实职。结果朱元璋到死都没有悟透这一点。终于在建文四年(1402),朱棣叛乱取得成功,赶走皇侄朱允炆,自己登上帝位。

当然,一筐鱼的寓意到底如何,恐怕只有刘伯温才能够知道其中准确的信息,后人只能依照历史去无限地遐想。但是,刘伯温作为一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所作出的一个异常举动其中必然暗含着深刻的道理。

关键词: 长治久安 无处可逃 心悦诚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