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北方冬天那么冷,清朝乞丐是如何挺过去不被冻死的?多亏了鸡毛房

时间:2022-12-22 10:58:29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

在清朝乾隆时期曾有过这样有一首民谣:"公公糊灯笼,婆婆拨牙虫,儿子做佣工,媳妇做裁缝,一家无闲口,5261还是一样穷。"民谣通俗易通,描述的是一家四口,兢兢业业的工作,没有一个吃闲饭的,然而还是摆脱不了贫穷的命运,乾隆时期是"康雍乾"盛世发展到最顶峰的一段时期,民生依旧如此疾苦,由此可见在清末时期是一个怎样的景象。

有历史学家认为,晚清的百姓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的末期都要贫苦的多,因为以往历朝历代的百姓最多只是受到封建统治者们制定的税收制度的剥削。

然而在晚清时期,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所以百姓不仅要肩负封建统治者的剥削,还要分担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战争赔款。

除此之外还要受到清朝官僚的剥削,"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此在百姓的身上便肩负了三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起来。

因此在清朝时期,乞丐几乎是随处可见的群体。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沿街乞讨,向那些锦衣玉食的"老爷"们讨一口剩菜吃,到了晚上要么就是天为被地为床,哪里容得下这三尺之躯就往哪里钻。

但是如果到了冬天情况就又变了,虽然清朝的乞丐常常都是破衣烂衫难以遮体,但是如果晚上没有个暖和的地方睡觉,那么很有可能会被冷死的,尤其是在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个地方安息,那么便只有做路边的冻死骨了。

好在这些清朝的乞丐们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安身,这是一个破烂的小屋,和远处的豪门深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座座破烂的小屋是清代北京的"特景",因屋内满地的鸡毛而得名为"鸡毛房"。

鸡毛房就是救济组织为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乞丐设置的,相当于现在救济站。里面全都是由鸡毛铺的床,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虽然味道可能不是那么好闻,但至少也要比成为了路边冻死骨要好。

不过鸡毛房有规定,入住者在第二天早上就要离开这里,否则住舒服了不想走了还得了?因此这里也只是清朝乞丐们暂时的安身之所。这些鸡毛很便宜,又不好携带。因此乞丐们也不会想到要将这些鸡毛偷走。《批本随园诗话》有记载:"京师鸡毛坑,专为乞丐而设,冬夜无火,以鸡毛围身,相倚而睡。鸡毛每筐值一二文,店钱则四文而已。"

而在鸡毛房的状况如今已经无从去考究了,清代诗人蒋士铨在《鸡毛房》一诗中曾写道过:"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黄昏万语乞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牛官豕棚略相似,禾秆黍秸谁与致?"鸡毛房虽然简陋,但却已经是身处北方寒冬腊月的乞丐最好的归属了。

关键词: 不平等条约 无家可归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