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古代的匈奴,如今属于哪个民族?他们没有消失,而是来了这里

时间:2022-12-21 11:51:4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

对中国史稍有些了解的人都听过"匈奴"。作为古代最出名的游牧民族之一,匈奴长期与中原王朝争夺地盘,因此双方爆发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战争,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程。但很多人都有个疑惑:匈奴后来消失了吗?为什么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了?

大多数人最熟悉的匈奴与中原王朝对峙历史,都发生在秦汉时期。匈奴是约公元前3世纪时兴起的一个游牧部族,据传有夏朝王室后裔血脉,它融合月氏、楼兰、乌孙及众多小国后称"戎"、"狄"、"胡",世代住在大漠和草原上,逐水草而居,擅长骑射,主要以畜牧业为生。

先秦时期,匈奴就已经是中原君主眼中的头号威胁部族。战国名将李牧曾经大败匈奴;秦始皇修建了长城抵御"胡人",又派大将蒙恬镇守北方,公元前215年蒙恬将匈奴赶出了河套及河西走廊地区;但每一次中原的分裂混乱都是游牧民族的机会,因此匈奴常常卷土重来。

汉朝建立之初,匈奴强大,连汉高祖刘邦亲征也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用计逃脱后采纳了"和亲"的建议,以家人子为公主,嫁给匈奴联姻;汉文帝、汉景帝也采取休养生息办法,与匈奴和亲谋求和平防御,但之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满匈奴长期骚扰,决心主动进攻一举荡平。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作战非常多,连将军名字都有叫"破奴"的。匈奴国从西汉初年的冒顿单于时期、转向老上、军臣三单于时期,汉武帝即位后,匈奴的单于变成了伊稚斜,他在位时匈奴被国力强盛的汉朝连续打击,卫青、霍去病等名将远征河西漠北,使匈奴实力转衰。

汉室延续了约400年时间,匈奴的身影始终没有消失,伊稚斜死后匈奴单于更迭频繁,甚至出现过"五单于并列"的情况,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一部分南下向汉朝称臣,为南匈奴;一部分仍然在留在漠北,不时侵扰东汉边境,称北匈奴。东汉曾与南匈奴联手,夹击北匈奴。

东汉名将窦宪曾经大破匈奴,燕然勒功;东汉与匈奴多次交战,匈奴北单于及部分匈奴人口西迁;南匈奴也多次爆发叛乱,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时南匈奴也参与其中,蔡文姬曾经被掳去匈奴;公元202年,南匈奴臣服曹操,文姬归汉,曹操将匈奴分成五个部分,单于王朝终结。

实际上自东汉末年开始,包括匈奴在内的其他少数民族纷纷涌入中原,各民族长期混居。曹操设置的派汉人监督管理匈奴制度并没有延续很久,司马家族取代曹氏建立西晋,西晋的"八王之乱"引发了后来的"五胡乱华",西晋王朝也被匈奴族父子刘渊、刘聪掌握的汉赵灭亡。

羯人、鲜卑人与匈奴之间既混战,也融合通婚,随着匈奴在北方的衰落,鲜卑族入主中原建立北魏王朝,融入羌人、月氏人的匈奴遭遇北魏鲜卑族的连环打击,少部分融入宇文鲜卑部落;后来宇文氏建立北周,北周大臣杨坚又取而代之,结束南北朝分裂建立了大一统的隋朝。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匈奴与其他民族不断冲突又不断相融,实际上已经汉化。也就是说,匈奴民族虽然消失在中国北方,但人口并没有消失,他们如今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单一民族,而是和华夏族融合在了一起,成为无法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 中原王朝 游牧民族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