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讯息:唐太宗为什么要征服高句丽,不是为了自己的欲望,原因其实很简单

时间:2022-12-18 16:55:5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唐太宗为什么非要做这件事,其实不是满足自已的欲望

在北京城外。有一个非常大的寺庙,名字叫做法源寺。这是当年唐太宗所建,他亲自率兵,出征高句丽,结果时间太长,被拖入泥沼中,很多人战死,尸体扔在异国他乡,于是他回来后建了这个寺庙,以悼念这些军魂。


(相关资料图)

有人认为唐太宗是惺惺作态,当年高句丽远在遥远的东北,国家也不太强大,不会对中国有什么威胁。唐太宗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耗费人力,去打小国呢?是不是因为他想让四海臣服的帝王欲?

其实还真不是这样,因为唐太宗并不是第一个这么执着的皇帝,在他之前,隋炀帝也一直不断的和高丽句作战,为此最后国灭身死。因为在这些君主眼里,高句丽非常有威胁性,应该早早灭掉这个国家。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高句丽的历史相当久远,早在汉代时,这个国家就从扶余国分裂出去,自立成国。这个国家和别的民族不同,他既有农耕,又善骑射,非常有灵活性。而且野心极大,对我国地盘一直虎视眈眈,有机会就想上来吃一口。

王莽时高句丽看汉朝内乱,就想吃掉玄菟城,可是被汉军和扶余国联手打败,落荒而逃。汉末时高句丽试图攻打汉四郡,被公孙氏等汉代军阀所打败。高句丽当时差点灭国,但曹魏上台给了高句丽喘息的机会,于是高句丽又朝我国辽东下了黑手,可惜它们的阴谋再次被粉碎,大部分人死在战场上,但仍有少数人逃回故国,潜伏下来等待机会。

等到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不仅吞并了周围的小国,而且将垂涎已久的汉四郡占为已有。他常常和突厥、契丹合作,准备随时进攻中原。

所以不能把高丽句看上一个小国,因为它进有凶猛的骑兵,退有广阔的农田,像一把藏在暗中的刀子,随时插入我国的后背,这就是隋朝一直要征讨高丽句的原因,而唐代时高丽句的威胁依然存在。所以唐太宗为了保卫国家,必须出征高丽句。

事实上,隋朝两代皇帝不断努力,文帝打了一次高丽句、杨广又举国号召,打了三次,虽然不了了之,但已经消耗了高丽句的很大实力,然而即使唐太宗御驾亲征,还是没有将高丽句一举攻下,自已还受了伤,这也是他不太长寿的一个原因。

然而因为是远征高丽句,粮草得不到很好的补充,最后没有完成灭亡高丽句的任务,含恨而回。但实际上,高句丽已经被打得非常惨,只剩一口气在苟延残喘着。

高宗时唐朝没有断了对高丽句的攻击,先是灭了百济,又将日本打败,再攻下扶余城。花了整整八年时间,终于将高丽句这个国家彻底灭亡。高丽句国家剩余的大部分居民被俘虏,被带到中国,成为唐朝的一员。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东北边境安全得到了保证,国家得以发展。一度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四方来贺。所以唐太宗的眼光是正确的,他花那么大力气来打高丽句,展示了他敏锐的战略眼光,并不是因为非得要名声,成为流芳四海的雄主。

事实上,当时唐军很累,在四方都开展了保卫战和征讨战,除了灭掉高丽句之外,也花了非常大的力气,灭掉了从秦代就对我国造成威胁的突厥。保卫国土,主动出击,才能在战术上站有不败之地,才能让国家安全得到非常好的保证。

关键词: 等待机会 不了了之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