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古代没有照片,怎样防止新官上任被冒名顶替?

时间:2022-12-03 16:42:2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

古时候,由于科技落后,没有照相机,也就没有照片,所以对人身份的识别,最主要的是靠画像。但是画像和照片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这也给了许多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西游记》中,唐僧的父亲陈光蕊在赴任途中被山贼刘洪杀死,母亲被霸占十八年,然后,刘洪还冒名顶替了陈光蕊当了十八年县太爷居然没被人发现。虽然这个故事是小说家杜撰,但是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说明在当时冒名顶替的事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那么古人是怎么防止这种事情发生的呢?

历朝历代对官员验明正身都是一件大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委任状是官员上任时的授官凭证,古时候叫告身。官员在走马赴任前会拿到一张印有"尚书吏部告身之印"的文书,凭此文书才可以去上任,当然告身的式样也是有讲究的,以防仿制。唐代的时候,告身文书以金花五色绫纸制成,宋代时则变成了丝质的花绫。到了明清时期,告身变得更加精美,也是难以仿制的。

早在隋朝时期,官员们便有了"身份证"--鱼符。

这种鱼符首先通过材质加以区分,三品以上官员使用的是金质,三品至五品用银质,物品一下则采用铜质。鱼符上刻有官员的姓名和品级,因形状像鱼,所以称为鱼符。唐武则天时期,鱼符被换成了乌龟形状,于是又叫"金龟符",当今有一个好听的称呼叫"金龟婿"就是来源于此。

到了清朝时期,由于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在官员的服装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清朝人做官,俗称"戴红顶子",在清朝,八品以下官员的帽珠是镂花金顶,七品采用金质,六品贝壳珠,五品水晶珠,四品青晶珠,三品蓝宝石,二品珊瑚珠,一品则是红宝石。

这些是古代区分官员的几个方式,其实楼都还是很大的。在国家鼎盛时期,这些漏斗会被掩盖,不过到了国家衰败时期,问题就会被放大,买官卖官现象络绎不绝,因此每当这种现象增多的时候也预示这一个朝代即将走向灭亡。

关键词: 冒名顶替 清朝时期 由于清朝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