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袁绍手下文臣有田丰沮授荀彧郭嘉,武将有颜良文丑张郃,为何败亡

时间:2022-12-03 06:52:4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敢和董卓拔剑死磕的袁绍,手下文臣武将数不胜数,可惜忙于内斗

袁绍是三国历史上开启"简单模式"的人物,拥有冀州、并州、青州、幽州等大州郡,是北方举足轻重的大军阀。其凭借祖上四世三公的资本,乃至父辈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优势,礼贤下士,吸纳人才,在开局之初势不可挡,手中是真正的谋士如云武将如雨。但可惜袁绍只是一个漂亮的草包,没有能力用好人才。


【资料图】

1.敢跟董卓死磕的少年英才,袁绍是全天下文臣武将愿意投效的偶像

董卓称霸京师之时,准备废少立献,生杀予夺,诸多大臣都是敢怒不敢言,此时的少年袁绍初生牛犊不怕虎,挺身而出,据理力争。引起董卓大怒,言道"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话说的很厉害,意思是这天下的事儿我说了算,我就是这么干了,看谁敢不同意,你看我的剑不利吗?

袁绍的回答十分硬朗,"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面对残暴的董卓能有此气概,袁绍此举赢得天下赞誉,更为其后来成为讨董联盟的盟主及称霸北方奠定基础。当然,袁绍之所以敢跟董卓死磕,除了少年英气之外,还是凭借四世三公的威名。袁绍此举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让无数文臣武将仰慕不已,前来投效。

2.袁绍占领冀州之后,延揽人才,礼贤下士,袁氏集团达到了带甲百万的鼎盛时刻

有人称袁绍为漂亮的草包,其实不然,早期固然有其祖宗荣耀的支撑,但东汉乱世,群雄并起,讲究的还是实力。故而袁绍离开京城,奔赴冀州后,借助自己的谋略和战斗力,先后兼并了青州、幽州和并州。在此基础上,他礼贤下士,吸纳人才,经过多年经营,带甲百万,文官武将十分多。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下有田丰、沮授、审配、许攸、郭图、逢纪、辛评、辛毗、郭嘉、崔琰、荀彧、荀湛等文臣名士;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淳于琼、韩猛、高干、朱灵、蒋奇、马延、焦触、张南等武将。正如十八路诸侯讨董之时,唯有袁绍能够毫无争议地充当盟主一样,当时各路诸侯均仰袁绍鼻息,这种仰慕多数是发自肺腑的崇拜。

3.英雄运过不自由,中年的袁绍锐气全无,文臣武将众多却无法发挥合力效应,反而在内耗中了结自己

后人评价袁绍不懂用人之道,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尽管手下人才济济,却没有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实际上不是袁绍不懂知人善任,而是英雄运过不自由,且由于自身的一些失误,导致了机会的丧失。袁绍手下的田丰和沮授都是有名的智谋之士,但两人的命运十分凄惨,一个被逼在狱中自杀,一个被曹操捕杀。而荀彧和郭嘉投奔而来,却没有得到重用,最后成为曹操的重要谋臣。

更为严重的是,袁绍集团内部的党同伐异十分严重,袁绍最大的错误便是没有及时制止这种内斗,导致了自身实力的严重削弱,给了曹操可乘之机。

概而言之,袁绍手下的文臣武将极多:

其一,袁绍手下有田丰、沮授、审配、许攸、郭图、逢纪、辛评、辛毗、郭嘉、崔琰、荀彧、荀湛等文臣名士;

其二,袁绍手下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淳于琼、韩猛、高干、朱灵、蒋奇、马延、焦触、张南等武将;

其三,袁绍掌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的广袤地盘,四世三公,礼贤下士,带甲百万,不知名的文臣武将更多。

关键词: 文臣武将 礼贤下士 四世三公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