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全球时快讯】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唐朝为什么是兵力劣势的一方?

时间:2022-12-02 06:52:1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亲征高句丽。但唐太宗亲征高句丽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大胜,但没有实现战略目标。如今有些没良心的人和民族更是将唐太宗亲征高句丽说成是靡师百万、劳民伤财的"失败"。

然而根据靠谱的记载,与唐朝和高句丽的实力不相符的是,唐朝才是这场战争中兵力劣势的一方唐太宗亲征高句丽动用的总兵力只有十万左右,而高句丽的参战兵力则有二三十万左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唐太宗早年亲身经历过隋末大乱,而引发隋末大乱的直接诱因就是隋炀帝不顾百姓承受力地三次大规模亲征高句丽。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才是真正的靡师百万、劳民伤财,不仅战争无果。还直接灭亡了隋朝。

唐太宗一生都以隋炀帝为自己最大的反面教材,亲征高句丽也不例外。隋炀帝的教训证明表面兵力数量优势对征伐高句丽并没有帮助,反而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唐太宗想尽办法压缩东征的兵力。

正因如此,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士兵绝大部分都是自愿参军,几乎没有给百姓增加额外的兵役和徭役。在唐太宗前往高句丽的路上,很多百姓主动要求"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但都被唐太宗婉拒。

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军官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李道宗的四千骑兵就能打得数万高句丽军丢盔弃甲。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兵力远少于隋炀帝亲征,但最终战果却比隋炀帝好得多。

关键词: 劳民伤财 反面教材 在军事上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