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看热讯:真假鸿门宴:刘邦的权谋,张良的智慧,项羽的天真,范增的无奈。

时间:2022-11-26 18:40:0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时至今日,鸿门宴依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用词语,它特指那些不怀好意的宴请,也就是评书里常说的“酒无好酒,宴无好宴”。那么鸿门宴究竟如何?鸿门宴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有人说鸿门宴上如果有什么差池,历史可能就会被改写,究竟是真还是假?凡是念过书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司马迁和《史记》,但真正去读过《史记》的人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了。

鸿门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含有特定意义的词语,而在司马迁写作《鸿门宴》以来,小说、戏剧、影视作品对其取材改编从未停止过,这种热闹程度说明了鸿门宴的深入人心。究竟这是一场怎样的宴会?这场宴会的前因后果又是如何呢?让我们通过司马迁《史记》里的记述来一窥端倪。

先入关中者为王: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的刘邦有些自我膨胀,楚怀王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相关资料图)

人在获得胜利和成功的时候,往往容易变得骄傲而忽视了潜在的危机,刘邦也是人也不能免俗。刘邦率先攻入咸阳,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深得秦人之心,于是秦人们都希望刘邦留在关中为王,刘邦自己也想住在咸阳宫中,这实际是刘邦的第一个危机,他如果住在咸阳宫中,就表明了自己的野心昭然于世,到时候不仅项羽对他会有猜测揣度,天下的诸侯包括楚怀王在内都不能容下他。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史记·高祖本纪》

这个时候及时阻止他想法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勇将樊哙,另一个人就是谋者张良。刘邦悬崖勒马,听从了两人的建议还军霸上,避免了把自己像蚂蚁一样放在热锅上煎烤。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史记·高祖本纪》

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尤其是巨大的利益面前,总是难以放弃自己的欲望,忍住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刘邦也同样如此。他尽管还军霸上,但还是听了人的劝告,并派人把守住函谷关要路,不想让其他人进入,其实主要想要阻挡的人就是项羽。

但上面给刘邦提建议的老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关中固然是天下要冲,具有关中的人就有称王的条件,但他忽略了刘邦只有十万人马,而项羽有四十万大军,刘邦就算据守函谷关天险也根本无法与项羽对抗,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差距太大。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史记·高祖本纪》

不久之后,项羽果然率领诸侯的部队准备进入函谷关,但函谷关关门紧闭。项羽听说沛公刘邦已定关中大怒,便派英布等人猛攻函谷关口,函谷关尽管是天险,但也禁不住项羽精锐的进攻。

沛公身旁的叛徒: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背主忘恩的无耻之徒。

刘邦此时已处于万分危急之中,张良、樊哙等人为目前的处境忧心忡忡,但在这个时候刘邦的阵营之中却出现了一个叛徒,这个叛徒就是他的左司马曹无伤。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史记·高祖本纪》

曹无伤是个典型的见风使舵之人,他见项羽势大,又做出了攻击沛公刘邦的姿态,便背叛刘邦为项羽通风报信,想要为自己谋求个退身之路。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得到了曹无伤的消息,项羽勃然大怒,他的怒是有原因的,这其中因为最关键的词在于刘邦要王关中,还拜秦王子婴做了相国,把关中的珍宝都据为己有了。而事实上刘邦并没有动咸阳宫的任何东西,而是将它们封存起来,自己则还军霸上。

尽管这是在樊哙和张良的建议下做出的,但显然曹无伤的很多话是在造谣中伤,目的是挑拨项羽和刘邦之间的矛盾,已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史记·项羽本纪》

当时刘邦只有十万人马,而项羽有四十万大军,两者相比军事实力相差巨大,在众多诸侯之中,刘邦的军事实力并不突出,如果说刘邦此时就是项羽的心腹大患的话,显然是有些危言耸听了。

范增的论断:刘邦不贪图小利、其志非小,有天子之气。

如果说曹无伤的话只是导火索的话,那么项羽身边的智囊范增的分析,进一步坚定了项羽要出兵打击刘邦的决心。刘邦这个贪图蝇头小利的人,如今居然对这些不感兴趣,就证明其志向不凡,这样的人如果不早点打击,恐怕日后就会成为项羽最大的敌人,所谓的天子气不过是利用了古人迷信的心里。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史记·项羽本纪》

如果事情按照范增的计划发展下去,恐怕后期就不是楚汉争雄的问题,而是刘邦被项羽直接消灭的问题。在刘邦的问题上,范增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和才能,让项羽采取最有效和果断的措施。

关键人物的出现:项伯的存在,是最后令刘邦转危为安的关键。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就是项羽的叔叔项伯,项伯曾经被官府通缉,当时被张良所救,因此感念张良的救命之恩。他知道范增的计划后,连夜赶往刘邦的大营,向张良通风报信。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项伯最初并没有打算背叛项羽,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带张良赶紧脱离险境。因为如果他不连夜赶往汉军大营的话,恐怕等到第二天,项羽部队一到则玉石俱焚,张良作为一个文人又身体虚弱,无法脱离险境,必然成为刘邦的陪葬品。

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项伯连夜到汉军大营向张良通风报信,此处原因就在于一个“义”字,而张良面对这样的情况,没有选择和项伯一起逃离,而是要将此事告诉沛公刘邦,原因也只有一个“义”字,刘邦对于张良有知遇之恩,张良自然要以涌泉相报,因此,他要将此信息通报给刘邦。

谋划与决策:当务之急是拉拢关键人物项伯,张良和刘邦达成了共识。

张良安顿好项伯之后,立刻将项伯传递过来的消息告知了刘邦,刘邦是领袖,他要为目前的状况负责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史记·项羽本纪》

听到这个消息,刘邦大惊,他急忙问张良说:“这可怎么办?”此刻刘邦的内心焦急万分,因为他清楚项羽一旦发兵,顷刻之间玉石俱焚。张良首先问了刘邦一个问题:“究竟是谁给大王出了这个谋略,要您据守函谷关,不让诸侯进入关中的?”刘邦回答说:“是一个见识浅薄的人,让我据守关中不让诸侯们进入,我就可以在秦地称王,因此我听从了他的意见。”

刘邦没有说出给他提建议人的名字,显然他是有所顾忌的,因为在刘邦的内心深处还存着一丝侥幸,他也认为这个建议是很正确的,自己完全可以据守函谷关在关中称王,亦或这个主意就是刘邦自己做出的决定的,而没有其他人建议。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张良不再继续追问这个人,因为张良最初的目的是把这个人抓住,然后讲其斩首,可以作为向项羽赔礼道歉,缓解双方矛盾的一个重要砝码。但既然刘邦不愿意说,他便不再继续问,因为他首先要解决的是刘邦心头的顾虑,打消刘邦据守函谷关称王的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他问了刘邦一个重要问题,大王认为自己能够抵挡项羽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后,经过了思考后他说:“我不是项羽对手,但事已至此,现在可怎么办呢?”刘邦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自己已经在悬崖边上,稍有不慎便会玉石俱焚。

估计刘邦回到大营之后,张良才返回大帐之中,敬献了刘邦为项羽准备的礼物。同时替刘邦解释说刘邦不胜酒力,因此不能当面辞别项羽。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史记·项羽本纪》

当项羽问现在刘邦在什么地方的时候,张良说道:“刘邦怕您责怪他,因此已经脱身而去,现在已经回到军营之中了。”项羽见刘邦示弱狼狈而逃,心想如此胆色之人有何可惧、有何作为,因此便不再追究刘邦不辞而别之罪,欣然接受了刘邦的礼物。

至此所谓的鸿门宴也告一段落,从鸿门宴的起因、经过直到最后的结果,实际上完全在刘邦的掌握之中,在张良的谋划之内。范增安排项庄舞剑,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尽管产生了一点小的波澜,但随着樊哙的出场,迅速解决了问题。当刘邦安然回到汉军大营的时候,也标志着此次有惊无险的会面正式宣告结束。因此,压根就没有什么鸿门宴,只有刘邦的权谋,张良的智慧,项羽的纯真,范增的无奈。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张良为刘邦提了个建议,告诉他现在唯一能解救危难的只有项伯,应该立刻见项伯,表明自己并没有想背叛项羽。刘邦问了张良一个问题:“你和项伯的关系到底铁不铁?”言下之意是如果关系不够亲近,见了他也没什么用。张良说:“我救过他的命,当然铁了!”刘邦又问到张良说:“项伯和你谁年长一些?”张良说道:“项伯比我年长一些。”刘邦这么问是有原因的,因为刘邦和张良的年纪相仿,既然项伯比张良年纪大一些,那自然比刘邦也要大。刘邦于是告诉张良说:“赶紧把项伯请进来,我当以兄长之礼待之。”

刘邦的对策:和项伯结为姻亲并表明心迹,获得了项伯的认可和承诺。

张良出去之后,邀请项伯入内见刘邦,刘邦以美酒与项伯共饮,并约为儿女亲家。刘邦表示自己入关中秋毫无犯,之所以封闭了府库,就是为了等待项羽。派遣人守住函谷关,是防止其他人进入,自己日夜都盼着项羽来,怎么敢反呢?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在那个时代,通过结为儿女亲家的方式,来拉近关系或者建立政治同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秦晋之好就是建立在婚姻关系上的两国盟约。刘邦同样通过这种方式来拉近与项伯之间的关系,以求项伯替自己美言,摆脱眼下的危机。

鸿门宴的起因:项伯积极斡旋下,刘邦的登门谢罪。

面对刘邦的盛情,和对自己如此的礼遇有加,项伯感觉有些不太自然了,他没想到刘邦不似人传说的刻薄,反而如此的宽仁。他立刻表示:项王面前可以由我来斡旋,但你也得做出相应的表示才行。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并不是项羽设下来试探刘邦的,实际上促成鸿门宴的人是项伯,是他要求刘邦第二天赶紧到项羽大营登门谢罪,因此才有了鸿门宴一说。鸿门宴既不是范增的谋略,也不是项羽的阴谋,而是项伯为刘邦摆脱杀身之祸而提出的一个建议。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史记·项羽本纪》

项伯回到项羽军中,他此刻已经变成了刘邦的说客,他说沛公刘邦先破关中,有大功于前,现在攻打刘邦是不义之举,不如善待于他,项伯如此说就把项羽架到了违背道德的高度上,如果攻伐刘邦就是不义。项羽对于项伯的说法,反应是许诺,也就是同意项伯的说法,放弃了攻伐刘邦的计划。

以上就是鸿门宴的前因,可以说在鸿门宴发生之前,刘邦在张良的谋划和项伯的帮助下,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危机。与其说是项羽摆下了鸿门宴,倒不如说是刘邦登门负荆请罪,项羽既往不咎,给了双方一个见面和缓和关系的机会。

刘邦的准备:除了万全的谋划,还有合适的人选,以及见机行事。

在出发到鸿门之前,刘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带的人不多只有百骑马,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其中最关键的人物是谋者张良以及勇将樊哙,这两个人都是促成刘邦不要住在咸阳宫而还军霸上的关键人物。其他的人包括贴身侍卫都经过精神挑选,如果细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些人都是刘吕的死党,会为刘邦效死命。

从刘邦到鸿门之后的表现来看,似乎刘邦的所有台词,包括樊哙的入场,一切的谋划都在算计之中,包括范增指使项庄舞剑,似乎也没有逃出张良的谋划,作为谋圣和帝王之师,张良在赶赴鸿门之前,就已经为刘邦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部署,以保证刘邦的万无一失。鸿门宴时更在刘邦不辞而别之后,自己独自留下来斡旋,替刘邦做好善后工作。

沛公的一席话:缓和矛盾的同时,让项羽自己说出了内奸的底细。

当然谋划中还有关键的一环,就是排查出内奸究竟是谁,如果没有人通风报信,项羽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呢?事实上,刘邦只通过和项羽见面之后看上去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便让项羽主动说出了告密者的名字,帮助刘邦铲除了心腹之患。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见到项羽之后,首先表明自己之所以先入关中,并不是有意争功而是实事所迫。后又表示不是自己想据守关中为王,也不是项羽的莽撞冲动,而是有小人从中作祟,挑拨自己和项羽之间的兄弟关系。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史记·项羽本纪》

看来上面这段话,可能很多人会认为项羽太幼稚、太单纯,怎么这么轻易就把曹无伤给出卖了呢?你可以说项羽单纯、天真,但换个角度,也可以说这是项羽的性格特征。对于项羽的性格特征,陈平有这样一段描述: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史记·陈丞相世家》

项羽出身楚国将门之后,是贵族出身,因此他很看重人的出身和门第。对曹无伤这样背信弃义的小人,他自然不会放在眼里,因此并不存在出卖不出卖,对于项羽而言,曹无伤上这样的人,既然能背叛刘邦,自然也能背叛自己,留与不留对自己并不重要。而通过陈平的描述,也可以看出项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他不能信任人,他所信任和重用的除了项氏一族就是亲朋故旧,任人唯亲是对项羽用人最为贴切的描述。

宴会的主题:兄弟叙旧的酒会,而不是杀机四伏的阴谋。

面对言辞恳切的刘邦,项羽表示并不是自己对现刘邦有什么想法,而是因为小人曹无伤从中造谣生事,挑拨兄弟之间的关系。至此双方的矛盾已经彻底解除了,项羽现在只想和刘邦痛饮一番,叙叙兄弟旧情。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此刻已经没有杀刘邦的心思了,他只想把刘邦留下来和自己痛饮一番,毕竟两个人曾经是同一战壕里的同事,一起肩负反秦的重任,在项梁的指挥下多次合作奋战,畅饮的目的不是暗杀刘邦,而是为了叙旧。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在酒席中数次暗示项羽要杀刘邦,而项羽都没有反应,因为在项羽看来,杀死刘邦易如反掌,根本不用搞什么暗杀,这是项羽所不齿的。

范增的努力:“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只不过是把刘邦的权谋、张良的智慧,推向了极致的前奏。

范增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自作主张让项庄进来舞剑助兴,意图在项庄舞剑的过程中刺杀刘邦。项伯发现了项庄舞剑的意图,于是他也来舞剑,并时时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在刘邦身前,项庄一直没有得到机会,但刘邦的形势已经十分危急。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项羽本纪》

面对万分危急的情况,张良启动了第二步计划,他走出大帐外去找樊哙。樊哙见到张良之后,立刻问:“里面的情况怎么样了?”张良说:“情况已经万分危机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樊哙说:“既然事情已经如此紧迫,请让我进去与之搏命保卫主公!”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樊哙接下来的表现十分引人瞩目,他直接冲入项羽军营,项羽的卫士想拦住他,但是被樊哙用盾牌撞倒在地,樊哙到了大帐内之后,站在了刘邦的身侧,用眼睛瞪着项羽一言不发。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对于刘邦和张良,项羽是没什么提防的,这两个人在他的眼里是弱者,根本不需要地提防,而樊哙这样的勇士冲了进来,项羽心中有所忌惮,他不禁按了下自己的宝剑,问道:“这是什么人?”张良回答说:“这是刘邦手下的参乘樊哙。”参乘就是护卫刘邦的人,因此他冲进来就是职责所在,张良的这种说辞,不禁让项羽放松了心中的警惕和不满。像樊哙这样的勇士,项羽从内心中有一种敬仰之情,这与曹无伤这种小人不同。既然是勇士、英雄,不如痛饮一杯吧,樊哙也不客气把美酒一饮而尽,项羽又赏樊哙吃肉,樊哙大口吃起生肉,表现甚为雄壮。

樊哙的表现:樊哙的智勇双全,让项羽彻底无话可说,也彻底解除了危机。

如果说前面的表现还属正常的话,樊哙下面的表现就有点匪夷所思了。樊哙不仅有勇而且有谋,他大义凌然的一番话,说的项羽几乎无言以对。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不恐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史记·项羽本纪》

看了上面这段话,我不禁怀疑樊哙究竟是勇将还是谋臣,亦或是一个辩者。就凭他这口舌之利,说的又是有理有据,让人无法辩驳。不禁让我怀疑樊哙的这套说辞,应该是在来项羽军营前就已经排练好的,而这套说辞的编撰者则是谋者张良。

关键词: 项羽本纪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