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拥有三国第一谋臣诸葛亮的蜀国,为何却最先灭亡?

时间:2022-11-22 06:39:59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三国历史上可谓是群雄争霸,若果非要在这些人才里面挑选最为出众的一个人的话,他就非是诸葛亮莫属了,但是也有很多人就疑惑啊,诸葛先生绝无二心为蜀国付出一生,能力又是极其的出众,但是却为何却难帮刘备父子完成宏图伟业,甚至让蜀汉最早消亡?

在民间,诸葛亮早已成为神一样的人物,他作出的各种让人一致赞叹的事迹,让人在这么久之后也牢记他的智谋,更是许多人认为如此优秀的诸葛亮自然应当是智慧的化身。这样一个一身智慧的化身,他的最大理想就是帮助刘备完成宏图伟业,然而,在群雄争霸之中,表现最为出色的诸葛亮,却是没有完成刘备一直以来的的理想,并且,蜀国却成了三国里最先被灭的一个国家,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呢?


(资料图片)

在关羽死后,荆洲丢失后,以蜀一地之力已无法确保自身安全,更别提北伐了。至于诸葛及姜维北伐,其实目的已经从逐鹿中原变成自保.利用全蜀之力来来对西北之地进行打击,让自己能多活几年。但受当时条件限制,可以说粮食限制了发展,而不是人口限制。就当时来说,亩产200斤小麦,已经算是丰收了。后面姜维屯田十年,所剩余的粮食还不够一次北伐,可见当时的粮食产量之低。

毫无疑问的是诸葛亮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奇才,他的智谋是很高深的,但是为什么在蜀国后期,蜀国在有诸葛亮辅助的时期居然也是逐渐式微?那就是由于诸葛亮用人方面的缺陷导致的这一切了。

事实上后来西蜀发生的一系列坏事也是诸葛亮无法把控的,在张飞死后,刘备一意孤行要灭东吴,结果被陆逊成功击退,之后,刘备深受打击,之后不久就病故了。

蜀国的灭亡也离不开诸葛亮错误的战略方针。而号称卧龙的诸葛先生又怎么会错呢?在下以为源于刘备托孤时的一句"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一句肺腑之言,令人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使诸葛亮急功近利,而且违背兵法(《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不度时宜,千里运粮,连年劳师远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更使士卒疲惫不堪。而且北伐并没有因为诸葛亮的离世而终止,其嫡传弟子姜维竟有九伐中原之说。魏军却在司马懿、邓艾的正确带领下养精蓄锐,伺机而动最终兵入川蜀。再者"王业不偏安"也是错误之一。周武王姬发屯兵岐山两年才伐夏纣;秦国久居戎地五百年,到了秦穆公时才迁都咸阳;汉高帝刘邦也久居川蜀之地五年才消灭项羽,成就帝王基业。所以王业并非不能偏安。

诸葛亮为了蜀国可谓是用上了所有能力,然而从其他方面看待这件事,诸葛亮所做的这些事情同样,将西蜀带入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诸葛亮晚期什么事都要自己亲自动手,哪怕是再小的事情。作为堂堂一个国家的宰相,做到这样的程度,不被这些繁杂的事情忙死才怪呢。连他的老对手都说,尽管他的确承认诸葛亮是一代天骄,但是这样做的事情多而不怎么休息,怎么可能活得长久呢。

对此诸葛亮也是做过解释的这都是为了完成先帝的期盼,既然接受了这一个任务,他就不在允许自己出岔子。诸葛亮一生谨慎,为了国家的大业付出全部心血,这种伟大的品质毫无疑问是值得后人加以赞扬和学习的的。但是,也是因为诸葛亮太过小心了不能放手让手下人替他完成工作,这样一来,手下的人自然是得不到锻炼和施展本领,自然很难出担起大任的人才。就算是有人才,如果没有一个平台去让人才施展本领的话,他也一定会被忽略了的。所以在蜀国早期,蜀国有无数的有名将领。刘备死后,北伐之时,蜀可堪一用的大将都已死去,没有人可以用了,只能让当时毫无名气的廖化出场。

诸葛亮用人有一大特点,诸葛亮很注重品德,看重品德多过于看重才能,很多人在政绩上一个污点都没有,但是这些人基本没有一流人才而且蜀国中被废的人才也是不在少数的。其实众所周知的是很多人都有一定的缺陷,就比如郭嘉,被很多人举报过,但曹操就是不在意的重用了他,同时他也没有对不起这份信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诸葛亮并没有很好的发现培养益州本土的人才,而是还是重用之前的旧部。千万别小看这点,这一点不仅造成人才凋零,而且还造成了内部的巨大矛盾。另外,国家内部人口士兵稀少;加上后期刘禅昏庸,不听大臣劝诫,这蜀国才是变得越来越差。

这些都是一颗不定期炸弹,为蜀国的发展拖了很大的后腿,所以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不久就灭国,相信这也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责任编辑:

关键词: 群雄争霸 毫无疑问 一个国家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