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报资讯】项羽的谋士范增水平如何?有没有被高估或低估?两条计谋说明一切

时间:2022-11-21 15:46:4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关于范增,给他一个中下等水平的评价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项羽拉低了范增的水平,这大概就是"捆绑销售"带来的后果,范增这个人假如跑到刘邦阵营里,可能得到的评价要稍微高一些,毕竟"成者王侯败者寇",一旦成功了往往就会被神化,被吹捧。


(资料图)

先不管项羽如何,只说范增。

他跑到项梁账下献出的第一条计谋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当然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尸体都变成白骨了,不存在天子一说。套用一下这个理论而已,简单来说就是扶持"代理人"。

"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後也。

范增觉得六国灭亡,楚国最无辜,这肯定是扯淡。原本七国格局划分好好的,大家各自管各自的国家,谁也别插手谁的内政,结果秦国觉得自己应该出来做老大,统一了六国,其实每一个诸侯都可以出来说自己是无辜的。

其依据无非就是楚怀王被秦昭襄王骗到秦国当了人质,死在那里。

但只要想想其它五国君主下场其实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范增觉得陈胜之败在于"不立楚後而自立",这就有点流氓了,一上来就搞得你楚国好像是救世主一样。灭亡了你最无辜,不扶持你楚国人家陈胜就应该败,这个肯定是强盗逻辑。

人家陈胜压根想的就不是恢复楚国的故土。

而是要推翻秦朝,建立属于他陈胜的新帝国。不过由于是楚人,而且拥戴他的大多是楚国人,陈胜权衡再三,好歹打出了一个"张楚"的名义,即"张大楚国"的意思。

所以基于此,

范增觉得该立一个楚国人为皇帝,把楚人都团结起来。其实说到底范增属于那种守旧的保皇党,其实这条计策算不上很好,因为压根就没有必要扶持什么"话事人",这不是给项梁家族自己埋雷吗?又出人又出力,又恰逢乱世,你不自己自立门户,你还去扶持一个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的楚国贵族。

这不就像要重新去扶持周天子一样的逻辑吗?

结果后来这条计策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项梁家族大获成功,但是无奈头顶上还压着一个义帝,而项羽又是一号不愿屈居人下的主,人家当年看到秦始皇可是说"彼可取而代也"的人。

你让这么一号人对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势力的义帝俯首称臣,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这其实等于是把项梁家族未来的发展道路完全给堵死了,除非项梁家族一心忠诚于楚王室,那这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但凡项梁家族想要自己坐拥江山,那就必须要取代义帝。但是这么一来就背上一个"弑君"的不仁不义的名号。

所以搞的项羽也挺冤枉的,脑袋上被压着那么一个没什么卵用的君主,换谁心里都不舒服。

范增给项梁家族贡献的计谋并不多,但是司马迁在叙述项羽时偏偏要扯上这么一号人物,由此可见项羽手下压根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谋士。

无奈,只好矮子里面拔高个,把这位范增拉出来写一道了。

但是像人家老刘就不一样了,一会儿是张良,一会儿是萧何,一会儿是郦食其,一会儿是陈平韩信,手底下的幕僚是轮番出场,跟走秀似的,项羽大哥那里就只有一位七十岁的范增在那里硬撑,关键水平还不怎么高,你说项羽他能不败吗?

范增第二条计谋就是劝项羽杀掉刘邦,以及第三条就是彭城之战老刘被打的落花流水,于是派人哭爹爹告奶奶的跟项羽求和。项羽大哥原本打算同意,范增连忙劝他穷追猛打,项羽虽然同意了,但是却被陈平使了一招反间计。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後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史记·项羽本纪》

范增大爷就开始坐冷板凳了,最后直接气死。

总的来说,范增这个人眼光还是有的,对局势有一定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但是眼光归有眼光,但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计谋,不能连续输出,当然这也怪项羽大哥不听人家范增大爷的,不然范增的评价肯定还会上升几个档次。

所以给他一个中下水平的评价还是蛮合适的。

关键词: 没有什么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