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杨业为何不受宋太宗待见!

时间:2022-11-21 07:42:1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太平兴国四年之时,宋太宗征讨北汉,平时就听说过杨业的名气,曾重金悬赏寻他。后来,杨业所守的古城非常危急了,杨业劝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来保全性命。刘继元投降以后,宋太宗派使者召见杨业,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

在后人杜撰的历史小说中,杨业是深受朝廷重用的中流砥柱,若将大宋江山的安危定为十分,杨氏肩扛的重担就有八分。然而,史料中的记载却与后人的臆想大相径庭,杨业在投效宋朝后并未受到重用,在投降宋太宗之初,也没领受过封赏。

早年,宋太宗在赏赐降臣时,马峰、郭万超等四人获得的赏赐最多,其余降臣也均获得了不菲的奖赏,唯有杨业的名字没出现在封赏名单中。杨业来到宋朝三个月后,因为朝廷需要一名驻守边境的防务官,这才想起了杨业。


【资料图】

此时,宋太宗究竟给了杨业多少赏赐呢?

我们不得而知。为了避免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宋朝在用人时通常会采取"密赏"的形式,杨业获得了什么奖赏,别人根本无从知晓。杨业在朝廷的地位也非常微妙,宋朝建国后武将的地位有所下降,而杨业亦非手握大权的主将。

在归顺宋朝后,杨业获得了"左领军卫大将军"的封号,听起来名头非常响亮,但实际上却只能算作卫队的副将。至于杨业领封的郑州刺史一职,也不过是个从五品的虚衔,宋朝的刺史根本无法与其他朝代相提并论。

那么,为什么说杨业在北宋不受待见呢?

我们不妨看看杨业在北汉时的官职--建雄军节度使。从官名上来看,远没有左领军卫大将军来得响亮,但是,节度使却是实打实的二品大员。由此可见,杨业在北汉和在宋朝得到的待遇有云泥之别。如果杨业在宋朝倍受重视,那么,为何宋史中并未出现杨业详细的生卒年呢?

所以,我们不能受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影响硬说杨业在宋朝是受重用的,这种想法未免太过自欺欺人。不可否认的是,杨业是行军打仗的好手,也是出色的军事家。不过,朝廷为什么没有重用这个人才,笔者认为:宋太宗冷落杨业既与杨业家世背景有关,也与宋朝的军事体制有关。

杨业的父亲杨信早年担任麟州刺史,当时的刺史是实职,堪称封疆大吏。在那个各方割据势力轮番登场的混乱年代,杨氏也算是手握军权的一方豪强。杨业刚满二十岁,父亲就将他送到刘崇麾下历练。杨业年少成名,能力出众,没过多久就在刘崇麾下崭露头角。

然而,公元951年刘崇自立为帝时,杨业的父亲却投效了后周。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杨业在北汉卖命,他的父亲兄弟却为后周效劳,偏偏两个国家相互敌对,父子三人之间的立场变得十分微妙。

杨信死后,杨业的弟弟杨重勋子承父业,担任麟州刺史。麟州地处后周与北汉的边界,是两国必争的军事重地。因为,杨重勋手中的军队有限,没有足够的力量自保,所以,他就像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反复投靠北汉与后周。

有这样一个"不靠谱"的父亲和弟弟,杨业难免会让北宋皇帝觉得不放心,而杨业本人在提起这个话题时亦不免心虚。后来,在战场上监军责问杨业是否有二心时,杨业的表现十分敏感。最终,当杨业成为降将后,他的立场备受怀疑。

在宋太宗眼中看来,既然杨业可以弃城投降归顺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投降敌人。虽说,杨业身上并没有前科,但是,他的父亲和兄弟却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可想而知,宋太宗一再认为杨氏有反复无常的血统,自然不会冒险启用杨业。

除此之外,杨业早年作为北宋的敌人,在战场上成为北宋将士的噩梦,杨业与北宋将军们的积怨应该很深。时过境迁,杨业投效北宋朝廷,难免会受到昔日宿敌的排挤,至少会受到歧视和嘲弄,所以,要想得到宋太宗的青睐更是难上加难。

并且,在前文中我们也提到了,宋朝非常注重削弱武官的兵权。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二: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局面不再出现;二是如何巩固新生王朝,使之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所以,宋朝从宋太祖开始,武将的地位一降再降。

朝廷绝不会允许某个家族肩负国家的"八分安危",更何况是杨业这个降将?

赵匡胤靠着军权起家,对武将如何干涉朝政了若指掌。为了让赵氏统治长治久安,压制这些不安因素就成了头等大事。宋太宗虽然没经历过赵匡胤的过往,但的,他却是在"烛光斧影"中走上政治舞台的,所以,他对手下的忌惮有增无减,就算是亲生的皇子也得不到太宗的信任。

以至于,每逢朝廷对外开战,宋太宗都会亲自赐予大将"阵图",命令主帅们按照图纸列阵,不得有丝毫"创新"。对根红苗正的宋将如此,更别说杨业这个降将了。

参考资料:

【《宋史·杨业传》、《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

关键词: 在战场上 反复无常 唐末以来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