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魏延墓前长跪的3个石人,其中一个是诸葛亮,其余两人分别是谁?

时间:2022-11-16 07:31:5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魏延作为蜀汉政权建立的重要人物,在历史上立功颇多,但同时也是饱受争议的人物,魏延自长沙劝黄忠投降后便遭到诸葛亮的怀疑,由于史书上称其脑后有"反骨",在古代,脑后"反骨"通常被视为不吉利、不忠不义的象征,所以,魏延不仅在诸葛亮眼中是一个随时可能卖主求荣的人,在诸多史学家印象中同样也是如此。

但凡事皆有例外,历史真的如此吗,魏延是否真的就是一个卖主求荣,见利忘义的小人?其实,聪明人从魏延墓就能看出些许端倪。

01


(资料图)

这一切还要从刘备诸葛亮一伙攻打长沙郡说起,在《三国演义》中,当时长沙太守韩玄胸无大志,并且疑心很重,黄忠魏延等在韩玄手下郁郁不得志,借此机会魏延打算投降刘备故而劝降黄忠但遭到后者拒绝,随后,斩杀韩玄献出长沙。

刘备对魏延此举非常欣赏,但诸葛亮却一番思虑后要处斩魏延,原因是魏延作为臣子不能守土保城,反而诛杀上司投降,是最大的不仁。后在刘备等人劝阻下魏延才勉强保住性命。

在益州征伐时,魏延随刘备多有战功,成为蜀汉政权重要功臣。刘备死后,诸葛亮领导了六出祁山讨伐中原的战略计划,魏延也多有斩获。同时,魏延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计策过于迂腐,他认为应当在进军的同时派遣一支骑兵长途奔袭长安与诸葛亮会师,而一向用兵谨慎的诸葛亮认为魏延计策风险太高,所以并未采用。

02

诸葛亮在世时,魏延与杨仪关系就不和,虽然诸葛亮有意将兵权交给魏延,但杨仪考虑到魏延有了兵权对自己不利,所以上表成都方面诬陷魏延有谋反迹象,导致忠心耿耿的魏延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朝廷对于魏延也是不闻不问,才让杨仪,马岱等对魏延心存不满的大臣们有了诛杀魏延的机会。

据说魏延被追杀时身边只有他的儿子和极少数士兵,魏延死后杨仪甚至还灭了他三族泄愤,可见双方成见之深。当后人能够正视历史还给魏延清白后,才将杨仪、马岱等人雕像跪在魏延墓前,作为忏悔。

那么,除了这两个人,魏延墓前长跪的第三个人是谁呢?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蜀汉的股肱之臣诸葛亮。

如果说杨仪,马岱二人是担心魏延打击报复,所以有意冤杀魏延的话,那么诸葛亮长跪于此其实争议还是很大的。修建魏延墓的是有着蜀汉"四大名相"之一的蒋琬,作为他的上司,诸葛亮对蒋琬有培育之恩,以蒋琬角度来看,不太可能让诸葛亮跪在魏延墓前。

03

另外,正如之前所说,魏延自长沙之战后便一直跟随在刘备,诸葛亮身边,东征西伐,战功累累,刘备很是爱惜魏延的才能。

刘备死后,魏延随诸葛亮北伐中原,虽然效果不明显,但同样也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以至于后者在临终之际将兵权托付魏延,可以说这已经是诸葛亮对魏延忠诚和武勇的最大认可了。可是,或许诸葛亮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决定反而把魏延一族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

所以在众多说法中,关于说魏延与诸葛亮关系不和的论证有待商榷。魏延固然傲慢自大,但罪不至死,更何况作为刘备时代的老臣,论资历和战功在当时蜀汉内部都是名列前茅的,大多数人通常容易被《三国演义》小说里的魏延形象所误导,所以一厢情愿认为魏延之死与诸葛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诸葛亮有恩于魏延,所以从这一角度看,魏延墓前第三个长跪之人不一定是诸葛亮,或许另有其人。

结语

魏延,作为蜀汉智将,他对于蜀汉政权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如果魏延真如演义里所说,是一个脑后有"反骨"的不仁不义之辈,刘备诸葛亮也不会把他时常留在身边,杨仪,马岱出于一己之私随意诛杀蜀汉名臣,确实应当受到惩罚。在陈寿《三国志》里,对于魏延的评价也是褒多于贬,可见魏延确实对蜀汉忠心耿耿。

只是可惜,有功之臣死于权力的漩涡之中。并非说魏延狂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值得掩盖,但杨仪,马岱等人因一己之私而滥杀有功之臣,对于魏延之死应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六出祁山 有功之臣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