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环球微资讯!贼人充军、被迫服役、老弱病残,难怪宋朝军队被称为贼配军

时间:2022-11-10 16:31:3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若狄青、岳飞辈,盖数十百年而一,有寥落相望,无复继者,则其为存亡安危所系"。终南北两宋,名将屈指可数。南宋除了岳飞之外,还有韩世忠等可以一较高下。而提起北宋的武将,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只有狄青。

也有很多人认为,狄青是北宋唯一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将领。他的一生保家卫国,北击西夏,南破侬智高。但最后却因为皇帝与朝堂众臣的不信任,郁郁而终。其实除了不被信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为"贼配军"。(一)、戴罪立功,充配为军

"高太尉喝道:"你这贼配军,且看众将之面,饶恕你今日之犯。"在小说《水浒传》中,"贼配军"这个名号屡次出现。配军,顾名思义就是发配充军。而贼,自然是贬低之意。就是每当有人犯了错误,便会被发配充军。


(资料图片)

狄青是十六岁时因兄长打架斗殴而入的军营,后来青云直上。造成了朝中很多大臣的不满,再加上重文抑武的老传统,狄青的晚年是非常凄凉的。

1. 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宋史·兵志》"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取之虽非一途,而伉健者迁禁卫、短弱者为厢军"。宋朝的军事力量薄弱,路人皆知,其实这除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以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兵源问题。

宋朝的军营之中,可谓是囊括了三教九流的各路豪杰。

这些人里有的是因为父兄在军营,有的则是招募的灾民。还有的,就是犯了错误,而被发配充军,这便是本文所说的贼配军。其中地位最高的便是禁军。他们都是正规军,而其他的兵种可以算作是炮灰。

在宋朝的军营就像一个大的收容所,这其中之人来自于各行各业。很多都是老弱病残之人,还有的是鳏寡孤独者,他们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之所以收容犯人或者老人,是因为朝廷害怕他们在社会上滋生事端。

2. 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

每当有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都会出现大批的灾民。而古代的救援条件又达不到,在这时人们为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就会去偷盗。为了防患于未然,就将其全部带入军营之中。而那些平日里游手好闲,而又喜欢好勇斗狠之人,自然也会被吸纳。

就像狄青,便是如此。正值大好年华,如果把他们都关进监狱里,首先,衣食问题就得解决。其次,古代的社会治安混乱,还需要兴建很多的监狱。正因如此,他们才破天荒的想出了让犯罪之人,入军营,建战功,以免除刑罚的决定。

"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们在获罪之后就像小说中的宋江那样,脸上会被刺青。其实,这在古代是一种很大的惩罚。首先,这是戕害身体,对父母不孝;其次,出狱之后人们看到脸上的刺青先入为主的便会认为这是歹人。(二)、以刑为兵,一举两得

配军,其实说白了就是劳改犯充军。这并不是宋朝独有的,早在汉朝之时就已然出现。古代流传着一句话"好男不当兵,好贴不打钉",尤其是宋朝前线战事吃紧,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夫婿或者儿子亲手送到刀枪无眼的战场上去。

《水浒传》是明朝人写的小说,而当时的确是存在着许多这样的现象。在正史中一般都称呼为配军,很少有加上贼的。

1. 轻蔑之称,以示辱意

不管配军也好,贼配军也罢,都只是一个称呼而已。宋朝的重文轻武,导致很多文人士大夫都把武将看的很低。再加上皇帝本人的不信任,很难让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去报效疆场。而犯罪之人,则不同。他们本身就失去了做大宋好子民的权力,自然就将生死交给了国家。

如此一来,便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犯罪的人。首先,他们本来就要服劳役,为了减刑在战场上肯定会努力的卖命。其次,他们大都是性格桀骜,狡猾者,且有些人体格健壮。所以,能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但是问题也会随之产生,因为大家平日里自由散漫惯了,在军队纪律上很不好抓。而且这其中之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性格也都非常乖戾,否则也不能因一时冲动犯下罪过,被抓去充军。一支军队若是没有铁的纪律,在战场上就很难取得胜利。

宋朝对外作战,屡次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兵源问题与轻视武将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说,北宋年间,很难出来名将。即使有,也难以逃过残酷的政治斗争。那些朝堂上唇枪舌剑的士大夫们,不会容忍武将身居高位,会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加以钳制。

贼配军的命运大都非常凄惨,他们有些会充当马前卒也有的会成为厢军。也就是在战场上兴修战壕或者修建水利的劳动兵。因为之前犯过错误,即使有再大的功勋也无法抹去。从配军本身来看是没有问题的,错就错在宋朝太过于重文抑武,这才有了后来的靖康之变和崖山海战。

参考文献:

《水浒传》

《宋史》

2. 地位低下,沦为奴隶

"天生狄公,辅圣推忠。情存义烈,志嫉顽凶。"狄青是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御射之术,才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成就。很多资质平庸者,在军营的地位是非常低的。从一个"贼"字,便能看出世人是如此的轻视他们。

根据《吴文肃公文集》中的记载,配军主要是在厢军之中,当然禁军中也有。他们大都是充当提马追蹬的角色,为正规军服务,而在战场上又是最先上阵的那批。配军大都是罪刑较轻者,国家正愁抓不到壮丁,让他们来补充兵源正好一举两得。

把那些危害社会治安之人,转换成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配军们就像是奴隶一样,如果与自己的主官产生不和,就会按照主仆不和之罪论处。如果营,卒相犯,就会罪加一等。对于大宋朝廷而言,以劳改犯充军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只是在战斗力和管理方面,总是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况且,这种现象也不是宋朝独有。像唐朝,也会在犯人的脸上刻字而后发配充军。其实,刻字也是一种记号。如果有人临阵脱逃,也方便朝廷继续去找。

在封建时期,本身就没有人权可言。更何况,那些人触犯了国家的刑法自然会受到惩罚。(三)、贬低地位,丧失荣誉

"少年中两人最不堪,且又恃众,交口肆骂,至云:"定是箇配军贼。"很多人都存在着许多的误解,认为把所有的军队都叫贼配军会使得他们失去了做军人的荣誉感。其实不然,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是正常招募来的,只是将服劳役转化成了服兵役。这里的贼,除了广义上的贼人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坏"。

1. 罪名在上,刻意压制

配军的意思,就是因流刑发配戍边的军卒。这可以算作是戴罪立功的一种形式,但是大部分人的战斗力都是十分薄弱的。宋朝每每都是有意的压制军队的发展,即使有良兵但无良将也是无法提高战斗力的。

简而言之,贼配军就是一种蔑视的称呼。让那些犯罪而流放之人,时时刻刻的注意自己的身份。同时,也是对禁军的惊醒作用。因为同是当兵,而禁军的地位要高出许多,也要让他们随时体会到危机之感。

自从永嘉之乱以后,历朝历代的终结被自家武将篡位者占了很大的比重。更何况,赵匡胤就是武将篡位。因此赵宋建立以后,一直在防着军队。从侧面来看,宋朝的军队政策根本就不是为了抵御外侮,而是处处限制他们的发展。

宋朝的文人们,完全将军队变成了收容所。上层没有能力照顾老弱病残者或者遭受到自然灾害者,所以异想天开的将他们都塞入了军营之中。同时,那些获罪入刑者也一股脑的全部被充军,当了卒役。这些人也不会去追求军人的荣誉感,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

2. 阶级固化,整体轻视

"青之讨智高也,朝臣谓青武人,不足独任,宜以重臣统之"。贼配军出身的狄青,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年间为了大宋王朝的基业,在北境与西夏人鏖战。而后又被一纸庆历和议,否定了他多年的功勋。

广西侬智高又开始起兵反叛,但是宋朝并无良将可用。这还是在仁宗的时候发生的,他也是出了名的仁义之君。这个天朝上国,如果还有任何一人能够胜任平叛之职,都轮不到狄青去。即使平叛,大家也非常的不信任他。

在重重的阻力下,狄青还是胜利了。随后便是加官进爵,他的能力和功劳完全可以担当其枢密使。但因为他是"贼配军",使得朝野上下一片哗然。那些凭借着科考入仕的官员们,开始上书发难,最后一代名将郁郁而终。

其实,这些并不是看不起狄青,而是看不起他的身份。一个贼配军都能封侯拜相,岂不是对这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最大的不恭?这种想法,现在看来荒谬至极,但却是谏臣们的真实写照。结语:

关键词: 老弱病残 在战场上 戴罪立功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