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风尚 > 正文

全球热门:古代官员告老还乡,怎么跟县令相处!谁的官更大呢

时间:2022-11-05 16:40:2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小方阅尽万千篇史记,只为展现历史长河;历史长河孕育了真理,让小方带你走进历史文化,学习历史智慧!

在古代官员上任之后到了退休的年纪,就会告老还乡。但是他们辞官以后回家,难免不会触犯一些法律,而作为百姓父母官的县令又该如何去处理这些事呢?


(相关资料图)

作为皇帝身边的宠臣,曾经的位高权重者,他们都是有着某些特权的,有的甚至犯了滔天大罪也能够保全性命,毕竟他们是直接由皇帝所处理的。对于县令来说,地方父母官来说如果不能公正严明,那么就会被万人所唾弃,如果选择和这些退休的老臣对着干,还有性命之忧。那么这就需要县令来审时度势了。

退休官员与县令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官员退休,古代称之为致仕。致仕源于周代一直延续至清代,每个朝代致仕的制度不同,但逐渐发展。官员致仕的时候将权力交还于君王,但为了国家付出一辈子,朝廷会在其致仕之后仍然给予相当优厚的待遇。

官员致仕之后可以享受半俸禄,甚至是全俸禄的待遇,或是赐予一定的土地养老。虽然有些官员致仕,但他仍有着极大的特权,秦汉时期官员致仕,地方官员需得定期派人人去探视,询问生活状况。

明朝初年,刘伯温的妻子死后,他告老还乡随后隐居生活,整天不是喝酒下棋就是欣赏风景,从来不以自己是明朝的开国大臣而自居。县令拜见他,他却闭门不见客。之后的县令穿着便装,伪装成乡野村夫再次去拜见他,刘伯温当时正在洗脚,便让人带他到客舍,用黄米饭来招呼他。

当县令告诉他的真实身份的时候,刘伯温立即起身,自称平民,然后谢罪离开了,再也不会见他。两个人相安无事,谁也不会去打扰彼此。由于刘伯温自称为民,所以也不会去触犯法律,县令也没有再来打扰他。

这样的臣子大都是情商比较高的,能在朝廷担任官职,并且能安享晚年的纵观历史其实并没有几人真正能做到。皇帝怕什么,皇帝最怕的就是朝廷往日的高官,回到祖籍之后仗着在朝廷的威望,与地方官员勾结反叛。因此皇帝在处置退休大臣时特别的小心,如果不是真的皇恩浩荡,这些高官是不能善终的。

一旦能退回祖籍养老,最好还是做一个安分守己的顺民。因为皇帝会派无数的眼线去盯着他的,但凡是发现与外界交往频繁,与当地官员交往甚密的老官,那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死亡了。因此最稳妥的办法还要数闭门谢客,不参与地方的事,不参与朝中的事,以求得能安享晚年。

冲突不断,这或许也是一种生存之道

历史上有很多地方官员,与致仕高官相冲撞的真实案例。例如,曾任宰相的王安石退休之后,王安石的小舅子与当地金陵太守起了矛盾,太守令地方官县令至王安石家中捉拿人,闹到王安石出面才解决此事。

金陵太守虽登门谢罪,宋神宗听说此事之后,罢免了太守,及当日去王安石家中闹事的所有人。再比如说明朝首辅徐阶,其告老还乡之后,因家中弟子横行无忌,占地万亩,招致很多人不满而纷纷上折。

应天巡抚海瑞虽秉公处理,但徐阶将责任推至两位弟子身上,最后土地被收回,两位弟子流放。但同时徐阶利用自己的关系,让海瑞和同班的蔡国熙被撤了职。

当然这其中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在里面,但闹的劣迹斑斑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按照原则上来说,退休官员到地方之后,他们理应被当地县令所管辖,但是县令并没有权力来处置他们。

一般来讲,退休的官员就好比一块煮熟的山芋,吃得好了飞黄腾达,吃不好就烫个泡。退休官员的人脉是足够吸引人的,但是如果玩不明白,混入朋党之中,就引火烧身得不偿失了。

如何与县令相处,其中包含大智慧

生存绝对是一门学问,历史是一面镜子,当你不知道自己这条路是对还是错的时候,看看前辈,会得出最直接的结论。

当年吕不韦在被秦始皇罢免之后,回到自己的封地而不知道收敛,会见来自六国的其余宾客,最终使得秦始皇下令迁徙,最终饮毒酒而亡。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不管回归祖籍的官员闭门谢客也好,还是有意无意在地方闹事也罢,都是封建社会下求生存的一种手段罢了。

恭喜你了解了这段历史,学习了一个历史故事,你所学到的就是你的收获,可以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告老还乡 安享晚年 闭门谢客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